立即捐款

羅冠聰:學額回撥令院校發展只迎合社會所需,與大學想培養完人的理念不一致(D100學運連線節目重點20150325)

D100學運連線 20150325重點播報

2130-2200
岑:過去星期五至日學聯周年大會,我們談了工作報告,羅冠聰當選新一任學聯秘書長。

羅:壓力很大,希望來年能為學聯及社會付出,及協助常委,即學生會外副或副會長,處理各種事情。

岑:我亦衷心感謝下年肯上莊的人,經歷這麼大的雨傘運動,面對這麼多問題,仍願意take up學生會幹事的重擔,很感謝。

羅:來年都很大壓力。除了我還有王瀚樑及黃嘉輝當選副秘書長。

岑:我覺得很不同,和我們上莊那年。我和周永康接56屆,那期是醞釀期,那時人們還未ready去抗爭,那時是不停向同學解說,希望令他們更關心政改運動。事實上,雨傘運動是香港關鍵一頁,我們上莊時推六二二公投、七二留守,推動到一個大型運動出來。但往往事情最艱難是運動後如何承接。八九學運之後整個學運界沉寂了,因為創傷太大,但令次雨傘運動和當年八九學運不同,當年學運人撰寫了一本書,那時他們寫很多東西都很沉寂。我寫工作報告時也思考,經歷雨傘運動後再走下去是吃力的,但見到今次傘後,好多民間團體做準備做很多工作,這是和八九時不同的地方。

羅:雖然很多人覺得雨傘運動失敗,但傘運開拓了平台讓同學有更多參與。例如今年嶺大學生會有人上莊,不用斷莊,今屆成員很多是來自嶺大籌備罷課委員會。其實佔領前有很多預備工作。這些組織工作到傘後也有其成果,在大型運動後,很多人難免失落,但這也是個機會讓組織者思考如何組織工作。傘運後學聯有危機,但同時能開拓到平台讓我們和同學溝通,讓同學更了解學聯的架構,讓學生會思考如何更政治化組織同學,是重要的。

岑:周年大會,整個選舉過程很精彩。除了羅冠聰外,還有我的下莊司徒子朗,有人以為他陪跑,但他的確令人眼前一亮,各有各優點。之後很多意見說你是37秘書長,又有人說要普選秘書長。

羅:到底我的37票之謎,及學聯如何選舉秘書長,下節回來再談。

2200-2230
羅:選舉完後很多人攻擊我,拿票數來說,說我「只有37票,醜唔醜呀」。但大家到底明不明白秘書處的職權呢?運動時大家都常見到周永康和岑敖暉,以為他們有很大權力,但秘書處不同特首,特首是「領導」,但秘書處不是領導,而是類似公務員的角色,在常委會當中做一個「行政」角色,執行常委定的決策。擁有真正權力的決策是常委,常委是學生會的外副或副會長。換言之,學聯的「決策機關」已經是由同學直選出來,所以秘書處(作為「行政機關」)是以間選形式獲得授權。

岑:現在秘書處沒有實權,只是執行機關。若想學聯和學生會之間的關係是要保持院校學生會獨立自主,直選秘書處以達至秘書處中央集權未必是好方法。未來要多些討論,希望學聯這平台發揮甚麼角色。大家要多關心聰,他真的很殘。

羅:票數問題,很多人說是公關災難。事實上是現在秘書處根本沒實權,我充其量是各成員院校的公僕。提出學聯普選秘書處的同學要思考,到底是想要一個怎樣的架構?是想側重學聯強勢從而普選秘書處,還是想要側重院校獨立自主呢?我們不能因為這是個公關災難而不去討論而隨便改變。

岑:周年大選成功完成。周年大會還未完結,是學聯破天荒要續會。接下來要討論學聯來屆方向或工作側重方向。去年是「以公民抗命作抗爭手段」作大會備案。接下來的方向還要討論。說回689。我們見到建制派如何威迫泛民轉軚,就是689連任。這幾天見到梁振英見記者,有線報導都見到他有轉向,他由「不評論連任」轉至前兩日加多一句「我現在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羅:好肯定他在做一場戲,想配合中央恐嚇泛民的手段。但你如何肯定通過政改就不會選梁振英出來?另外是肯定梁振英是香港的負資產,是直接將梁振英的形象豁出去。

岑:為何中央希望泛民轉軚?因為他們希望通過一個特首選舉,而這個選舉方案安全系數很高,以增加未來特首認受性,希望香港通過這方案,是在他可以控制到的情況下增加特首認受性。而梁振英在位一日,香港一定不會出現政府施政容易。大家見到林鄭很灰,說著「覺得政改方案無法通過」這些話。但中央亦可能是想梁振英連任,因為希望大亂而大治,更高壓管治香港。

羅:香港現在好像走進死胡同,慢慢走向一國一制,中資滲透,高等教育滲透,在進退維谷的狀態,要更多智慧去討論未來方向。

岑:命運自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現在香港政界、商界都受中央魔爪控制,水、電、交通都越多中資的爪牙,要做到命運自主,需要關注及思考如何可以在這些方面做到命運自主。這還需要很多研究、論述、然後付諸行動。現在研究香港本土的學者不多,因為香港高等教育的問題。

羅:香港受中方統戰,雨傘運動帶給人們很重要的資產,是抗爭是要落到生活層面。現在有很多團體例如杏林覺醒、法政匯思,將其專業帶到抗爭。小販問題、三跑問題,都是要抗爭。

岑:接下來會談高等教育。

2230-2300
羅:這幾天有專員建議將學生信貸資料交給信貸資料機構,減低學生負債情況。

岑:學債是政府不希望有學生因為家庭問題接受不到專上教育,但問題是這筆錢是要還。Loan是畢業後要還,政府將學生資料交給信貸資料庫,但信貸資料庫原意是希望審批貸款時看到借款人資料(不是for學債)。

羅:私隱專員公署對此抱很大隱憂,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信貸資料庫如何營運,沒人知道它的評分。以及怕成為漣漪效應,未來其他欠款例如公屋欠租,是否也會將資料交給信貸資料庫呢?

岑:這個信貸資料庫是黑箱作業。這間公司叫環聯,所有合法公司可以向環聯索取借貸者資料,但學生借錢只是想完成學業,和其他人向信貸公司借錢,本質上是很大分別。將學生資料交給環聯對學生未來工作有很大影響,會影響學生將來。資料庫將學生資料給環聯處理並不合理。UGC學位已算便宜,四萬多一年。但其他自資學位很貴,十萬一年,整個學債計劃原意是在高昂學費下讓學生可以完成學業,將學生資料交給資料庫不公平,亦代表政府對高等教育沒承擔。最radical是德國般全部學生免學費,但有人質疑不可以全費資助學生讀書,那也可視學生畢業後的收入而定還款。現在還款是要十年至十五年內一定要還清,但忽視了學生畢業後的個人狀況、個人財力,就算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也要還款。就算不搞這個資料庫我們都夠慘,他還要多踩一腳。

羅:學債制度本身已很大問題。高等教育問題存在已久。

岑:很多本土研究,經濟、文化,很少學者做這方面的研究,為何很多學者缺乏本土面向?和UGC撥款制度有關。因為教授要定期交paper,是RAE評核的exercise,會將paper評分,去評核教授每三年的工作有多大impact,而標準是登了多少國際學術期刊,這情況下,誰還做本土研究?做東北研究如何可以登到國際學術期刊?因為評核模式,令學者寧願多些國際面向,這樣固然會忽視本地或本土研究,始作俑者就是教資會。

羅:要追排名,評分準則是顯示對本土的忽略,local是一分,regional是兩分,international有三分,所以很多教授寧願研究一個歐洲偏遠小鎮的政治制度,得分比研究香港高。本身評分準則是輕視本土研究。及本土研究用中文做最好,但國際學術期刊多是英文。因為這個評分,令香港缺乏公共知識分子,很難從學術層面培育學者。台灣每個團體背後有學者做軍師,但香港缺乏這方面的人才,令社運發展停滯。

岑:台灣成立了中文的台灣學術論文期刊,不用爭去登國際學術期刊,所以台灣較多本土學者。沈祖堯校長想成立兩岸三地期刊但未做到。和撥款的關係是,大學撥款制度,八間大學的撥款被教資會壟斷,七成是fixed,兩成多是研究撥款,但這個撥款的批准準則有很大爭議,是院校去爭,其中爭的準則是RAE,另外一個準則是RGC。RGC是做研究撥款,下面有很多項目,其中一撥款個準則是過去三年成功申請了幾多RGC項目。這是很荒謬的,用RGC作為競爭,因為RGC有不同研究,有些重science有些重business有些重medic,有些教授用很大心力去做,但不批,有些知道玩法很容易就申請到,這個很arbitrary的準則令人無所適從,和推動學術發展是背道而馳。

羅:另外還有學額回撥。政府要求院校拿出一部分學額,抽出來,放入一個好像攪珠般,然後寫一個未來的發展計劃,然後贏回學額。通常贏的是港大、中大、(科大),其他院校很多時會輸學額,理大有一年輸了很多。這是不透明的準則,及令院校之間有橫向的惡性競爭,院校內不同部門有張力,令院校發展只迎合社會所需,與大學想培養完人的理念不一致。

岑:完人指完整的人。這個撥款有三個問題,一,重國際輕本土,二,重商科、科學,輕人文科學,包文化研究,政政,humanities,三,對院校內部,令老師迫於無奈重研究輕教學,因為保住份工是靠研究而不是教書好不好。今晚說了很多,聽眾有不明白的話可在學運連線的facebook問,下次再詳細各位解釋。這是高等教學界不能服務本土,不能服務香港學生的問題。下個星期再見。今次是我最後一次以學聯副秘書長的身分做學運連線。和聰講聲加油。
二人:Bye Bye。

註:即聽即打,只收錄約10%,純為未能收聽之戰友即時報告重點用。詳細內容請收聽節目。非fans。沒故意剪輯。

以往集數重點:【http://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17455

圖源:學運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