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輕鐵重組】唔做路線重組,咁點搞?

【輕鐵重組】唔做路線重組,咁點搞?

(獨媒特約報導)運輸及房屋局6月發表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中,指輕鐵的定位為「為元朗及屯門區內重要路面軌道交通工具,亦接駁西鐵綫 。」然而系統問題眾多,究竟仲有咩解決方法?

加車?

區內人士一直要求增加輕鐵車輛行走,不過《研究》中指路面交通繁忙,不斷增加輕鐵在路面行走並不可行。民建聯屯門區議員巫成鋒以一句回應:「點解唔試吓加咗先呢?」他認為如果增加車輛後依然無法改善情況,才應考慮重組輕鐵路綫。巫成鋒不斷強調,輕鐵問題在於班次不足,非繁忙時間可能要等十多分鐘一班。

屯門社區網絡社區主任王德源則認為港鐵應思考如何提升載客量,例如增加以拖卡行駛並改善車廂內座椅的排位。王德源指若每架單卡車轉為拖卡行駛,同一時間內便可有多一倍的車輛在路面運行。

《研究》確有提及輕鐵增加車輛行走,不過當中提到購買的40輛車輛,30輛是用作取代舊車,只有10輛才是真正「加車」。巫成鋒認為若30輛舊車仍可正常運作,便應與新車同時投入服務。實政圓桌屯門區議員朱耀華也認為30輛舊車無依然可以繼續使用,認為「取代」實屬浪費。

IMG_9939
圖:輕鐵一景

架空?

近年亦有不少聲音要求將輕鐵路軌全面架空或放進地底,《研究》中則指並不可行,原因為沿綫屬已發展地區,有大量建築物及其他公用設施,大幅改動或需封閉路段亦不便乘客。

黃麗嫦則批評港鐵經常話「無得揀」,但她稱其實只要願意投資便可以嘗試,將輕鐵架空可以釋放道路予其他道路使用者,支柱和天橋亦不會浪費大量空間,「就算成本貴都好過而家唔湯唔水嘛!」。朱耀華亦同意部分車站適合架空,認為港鐵應先詳細研究,「唔知係咪覺得輕鐵利潤低而唔肯投資落去」。

王德源則反對全綫架空,認為因屯門區的樓宇密度高,輕鐵運行時的叮叮聲有機會影響附近民居。他亦擔心架空工程影響居民,期間輕鐵服務或會受阻,時間或多於5年,對居民帶來更大的不便。巫成鋒亦認同架空對居民影響更大,反對聲音更嚴重。

兆康站8
圖:輕鐵系統一向被指佔用大量路面空間

地底?

向下發展又如何?朱耀華認為有研究空間,認為港鐵可興建一條全新的地底路綫,工程期間便不會影響輕鐵運作,待地底綫通車後才取消路面的輕鐵路軌。王德源則不認同,認為屯門地底水管複雜,加上有大量引水道,根本不宜將輕鐵鋪設於地底。

綜合受訪者意見,他們認為大興南、北站及藍地站至水邊圍站適合研究架空,認為港鐵應調撥更多資源作研究,以免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爭路,減少輕鐵因擠塞而造成滯後的情況。

實時通報系統?

對於《研究》稱的輕鐵擠塞問題,王德源則提出採用實時通報系統,若路軌上的車輛出現堵塞,於總站開出的車輛可延遲開出時間,以免加劇路面擠塞的情況;反之若輕鐵月台有大量乘客等候,便增加開車密度,以靈活調配輕鐵車輛,善用資源。他指很多歐洲國家都有採用相關系統,相信技術上可用於輕鐵。他認為協調車輛符合成本效益,惟港鐵一直不願意投放資源作研究,「港鐵嘅服務承諾係幾分鐘一班車,但其實真正嘅服務承諾係用最短時間將乘容送到目的地」。

巴士?

那麼採用巴士取代輕鐵又是否可行?巫成鋒認為屯門區在繁忙時間路面已經非常繁忙,除非擴闊路面,否則只會加重道路的擠塞情況。不過巫成鋒認同港鐵巴士可以作輔助角色、減輕輕鐵的負荷。王德源認為輕鐵依然有其存在價值,與其他交通工具相輔相成,擔心以巴士取代輕鐵會令道路更擠塞,造成反效果。

朱耀華則批評輕鐵是「大笨象」設施,當初根本不應該在屯門行走,指輕鐵成本高又霸佔道路,月台佔用中量路面空間。不過,他認為全面廢棄輕鐵會造成資源浪費,加上又未必有大量巴士應付需求,認為全面以巴士取代輕鐵並不可行。

黃麗嫦認為,港鐵盈利多於重鐵之上,她認為《研究》中提到的方案是希望屯門區居民對輕鐵依賴,改為轉乘西鐵前往元朗。

IMG_4632
圖:兆康西鐵站

《研究》中提出的改善輕鐵措施,包括短期購置10輛額外輕鐵車輛、重組部分輕鐵路線及調整繁忙路口的交通燈號。中期研究改善繁忙路口設計,長遠改善輕鐵元朗大馬路段長遠的運作模式,及長遠研究興建新重鐵連接新界西北及市區的可行性。未來元朗南及洪水橋新發展區,亦不一定會採用輕鐵系統連接。

螢幕快照 2017-08-31 上午11.50.49

記者:盧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