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卓永興:垃圾徵費初步見到存在很多問題 各方條件成熟才推行

【獨媒報導】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已展開一個月,領導跨部門小組監督整體「先行先試」計劃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他表示「初步都睇到存在都好多問題喺度」:「我哋覺得呢,如果我哋行垃圾徵費嘅時候,一定要有市民大眾共識同支持,因為呢個係影響到全香港700萬人,直接影響嘅一個政策嚟,不能夠係好⋯⋯必定要各方面條件成熟,推行先至可以順暢。」

4B36EA63FF07417BADF47284952C5BA3_O
政府新聞處圖片

受工聯會邀請到倫敦大酒樓 探訪飲食業前線工人

外勞損生計 約600名紮鐵工簽名抗議:「飯都冇得開,仲有咩好驚?」

【獨媒報導】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亦是香港大量輸入外勞後首個勞動節,其中在紮鐵業,官方數字指輸入了712名外勞。雖然當局稱輸入外勞前需符合一系列保障本地工人的條件,不過自上月起,逾百名本地紮鐵工人表示失業和嚴重開工不足,集體前往勞工處「集體求職」,工人建立的WhatsApp群組成立不足一個月有800人加入。昨日晚上,更有約600名紮鐵工在旺角街頭排隊聯署反外勞,他們下一步考慮聯同其他工種一起行動,「飯都冇得開,仲有咩好驚?」

政府的外勞政策雖然稱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為大前提,包括僱主須證明於本地出現「招聘困難」、僱主發給外勞的工資中位數不可低於工種的工資中位數,以及外勞與本地工人比例需維持1比2。

不過《獨媒》訪問多名開工不足紮鐵工,他們稱本地工人近日被壓價,有公司甚至以月薪15,000元請「見習工」。另有工人投訴僱主「篤數」,一方面不解僱本地工人,卻要求他們「休息」,換上外勞做「主力」,以維持當局2:1的要求。此外,行業又廣傳外勞月薪「畀人食回扣」,即實收的薪金少於簽收的薪金。

五一勞動節社民連續到政總請願:遊行權力不可或缺

【獨媒報導】今日是連續第五個沒有遊行的五一勞動節。社民連今早一行四人到政總外請願,期間有約十名警員一直在旁戒備,並以攝錄機近距離錄影。被問到有否嘗試申辦遊行,內務副主席余偉彬自言力量微薄,加上去年前職工盟黃迺元及杜振豪亦不由自主的取消遊行申請,在有前車之鑑下決定今日行動以請願形式舉行。不過他強調遊行權力是不可或缺,工人需要透過遊行表達心聲及訴求,「遊行本身係不可取代,我哋得幾個人好難話代表哂香港工人,但問題係我哋無空間同機會,如果唔係就以遊行展示勞工力量」,又指勞聯及工聯會在疫後沒有借口不申辦遊行。

四人請願 約十警戒備

社民連陳寶瑩、周嘉發、黃浩銘及余偉彬今早一行四人到政總外請願,在四人現身前已有至少八名警員在金鐘海富中心守候,並隨他們步行至政總,及登記個人資料。而請願全程有約十名警員在旁戒備,警方亦有以攝錄機近距離錄影。

社民連拉起橫額及舉起「窮光蛋」紙牌,社民連主席陳寶瑩解釋,香港不止有添馬公園的teamlab「發光蛋」,亦有在物價高漲、工資水平惡劣底下生活的基層工人「窮光蛋」。

通州街公園露宿者受襲案 控方結案指警「砌生豬肉」 辯方指自願認藏毒證無誣告 9.13裁決

【獨媒報導】2020年2月,警方在深水埗通州街公園兩次掃蕩,8人涉襲擊露宿者、打爛家當、誣陷藏毒及遮蓋閉路電視鏡頭等,否認妨礙司法公正、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傷人及刑毀等10罪,今(30日)於區域法院進行結案陳詞。就兩名被告被指爬上涼亭及抛濕紙巾,企圖遮蓋閉路電視鏡頭,辯方指被告紙巾僅沾積水而非膠水,又指涉案位置有途人來往,「被告會唔會咁大膽、公然咁去嘗試遮住個閉路電視鏡頭呢?」就警員涉砸爛露宿者物品,辯方則指公園內有很多人出入擺放物品,「有好多十分有可能係遺棄嘅物品」,控方未能證明所有被毀物品屬於其他人財產。

而就誣陷露宿者黎民十藏毒,控方指閉路電視片段顯示被告將不屬黎的毒品放進容器內,但被告於口供或記事冊稱獲得容器時已內藏毒品,一定涉虛假指稱、「砌生豬肉」。辯方則指阿十被捕後自願招認藏毒,不可能構成「誣告」,而警方記事冊即使有錯誤或遺漏、甚至撒謊,如無妨礙司法公正傾向,亦不構成干犯該罪。案件押後至9月13日裁決,被告獲准繼續保釋。

控方指8警屈藏毒、砸家當、遮CCTV

姜糖迫爆「姜濤灣」慶生 有歌迷稱警方今年管理較嚴

【獨媒報導】今日(30日)是男子組合MIRROR成員姜濤的25歲生日,銅鑼灣連續第三年化身「姜濤灣」,過萬「姜糖」在東角道一帶聚集為偶像慶祝生日。有警察在場拉起橙色封鎖線維持秩序,並呼籲在場人士「保持流動,以免阻礙市民」,甚至驅趕停留的歌迷。有「姜糖」不滿警方驅趕時的態度,一度引起口角,並向警員表示:「使唔使咁大聲?」亦有「姜糖」認為警方「今年管得嚴咗」。

無標題

行會通過最低工資新方程式 遇經濟衰退仍「可加不減」5至10年後檢討

【獨媒報導】最低工資日後將有新方程式計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計算消費物價通脹和「共享經濟繁榮」因素,實行「一年一檢」。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指方程式不是「千秋萬世」,實施5至10年後會做檢討。商界擔心「可加不減」影響競爭力,行會成員張宇人甚至稱要取消最低工資,孫玉菡和委員會主席王沛詩均強調不影響競爭力,甚至可以保障基層購買力。

新方程式會以最新一年的經濟增長,減去過去10年平均的GDP增長,再乘以0.2,數字以1%封頂,以反映基層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得出的數字再加上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就是該年最低工資上調幅度。

直接受惠人口約1.7萬人

孫玉菡下午向傳媒簡報,表示行政會議將會全盤接受新方程式計算出的調幅,有傳媒追問若香港經濟經濟大衰退,行會是否留有彈性否決。孫玉菡重申「計幾多就幾多」,方程式本身已經取得平衡,他又表示領取最低工資的人口只佔0.6%,約1.7萬人,屬社會最基層一群,若香港經歷經濟衰退,基層更應受保護,獲派「定心丸」不會減人工。孫玉菡又強調,經濟顧問計算出僱主有能力負擔,應考慮「和諧社會」,「畀定心丸最低層工人」。

張竹君料流感季節仍持續數周  籲市民「未打針嘅就打針」

【獨媒報導】本港自今年1月踏入冬季流感季節,至今已逾16周,兒童嚴重個案錄得22宗,當中3人死亡。衞生署指本地季節性流感持續處於高水平,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預料,流感季節仍會持續數周,呼籲市民「未打針嘅就打針」:「預計可能都要幾個禮拜,好難話確實幾長,睇返世界其他地方,因為香港人都好去好多旅行啦,外地仲有啲地方流行緊B嘅,雖然都有啲下降,所以我哋都唔排除未來有啲轉變都未定。」

衞生署、醫管局下午舉行記者會,指冬季流感季節會持續一段時間,新冠活躍程度輕微上升,呼籲高風險人士盡快接種疫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提醒,除了流感、新冠,其他呼吸道疾病同樣流行,但就沒有接種疫苗,所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非常重要。

無標題

本港負資產增至逾3.2萬宗 創20年新高

【獨媒報導】金融管理局今日(30日)發表最新統計數字,表示今年第一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為32,073宗,較去年第四季的25,163宗增加﹐按季增加6,910宗,增幅27.46%。

金管局表示,這些個案主要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而這類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涉及的金額由2023年第四季末的1,313億港元,增加至今年第一季末的1,653億港元。其中無抵押部分的金額由2023年第四季末的73億港元,增加至今年第一季末的112億港元。

另外,今年第一季末拖欠三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比率由2023年第四季末的0.03%,上升至0.06%。

香港近月湧現結業潮,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有感而發指,如市民經常「沉醉咗喺一啲係日常生活經常都會見到嘅一啲變化」,加以誇大方式處理並非「最啱嘅方法」,又指經濟轉型期中,行業更替「必然會發生」,呼籲市民一起宣揚香港好的一面。

Tim Owen案 黎智英上訴遭駁回 上訴庭重申國安委決定不受司法覆核管轄

【獨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發布煽動刊物等罪,英國御用大律師 Tim Owen 於前年10月申請以專案認許形式加入辯護團隊獲批,律政司上訴至終審法院不果。其後人大釋法,國安委建議入境處處長須拒絕 Tim Owen 的工作簽證申請。黎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宣布國安委和入境處處長的決定逾越《國安法》第14條的權力,遭《國安法》指定法官、高院首席法官潘兆初駁回。黎其後不服判決上訴,上訴庭早前亦駁回,至昨日(29日)頒下書面理由。黎認為國安委工作向中央政府問責之餘,同時可以受本港法院的司法覆核;惟上訴庭指當《國安法》第14條和人大釋法內容一併解讀,條文意思便毫不含糊,沒有其他解讀的方式可能性,原審法官裁定國安委的決定不受司法覆核管轄是正確。

上訴人為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戴啟思等人代表。答辯人為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委)及入境處處長,律政司司長被列為建議有利害關係一方,均由資深大律師袁國強和大律師何卓衡代表。

黎智英的入稟狀指出,2022年12月30日人大釋法之後,國安委於2023年1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國安委在會議中作出兩項決定:

團體調查指兩成劏房照顧者出現抑鬱焦慮 斗室日對11小時

【獨媒報導】劏房支援連線聯同兩位學者今日公布一份調查,受訪而居於劏房的照顧者當中,有九成人因照顧感到壓力,更有兩成受訪者於過去兩周出現抑鬱和焦慮徵狀。調查又發現,劏房照顧者的平均照顧年期達9.1年,每日要擔任照顧者達11小時,周末更可達17.6小時,每周照顧時數遠高於國際和政府所訂標準。

近九成受訪者為女性

劏房支援連線連同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博士黎苑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博士陳盈,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間,透過問卷訪問了317位居於劏房的照顧者,及以訪談和田野考察走訪 50 個居住在劏房的家庭。受訪者近9成為女性(89.6%),超過5成為40至49歲(52.9%),有9成現居劏房(91.5%),餘下居於天台屋、板間房、過渡性房屋或其他不適切居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