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另一種「尋人記」

另一種「尋人記」

今天早起床,剛好可以看到無綫新聞的新節目「尋人記」十分鐘。有興趣一看,全因為牛哥通知,舊相識林武山重返無綫,是「尋人記」幕後製作人員之一。

「尋人記」的構思,是追踪當年新聞節目「星期二檔案」或「新聞透視」訪問過的人物今日的去向和景況,用個人的經歷側面反映香港幾十年來社會變遷的滄桑,有新意,應該有點瞄頭。今集追踪的人物已是七十多歲的余老師,當年面對九七問題,全家兄弟姊妹都移民美國,她也拿了綠咭,但最終沒有成行,因為她決定留下來,照顧無人照料智障的妹妹,她今年也近六十歳,住在老人院。訊息很明顯,就是親情壓倒一切,哪裡有親人,哪裡就是吾家。今天香港人又面臨去留的抉擇,會不會仍以親情為主要的考慮?

林武山和江關生都是當年無綫新聞全盛時期的精英,負責製作偵查新聞節目「新聞透視」和「星期二檔案」,如果記憶無誤,入行先過吳志森;當年兩個節目質素高,有口皆碑。林武山和江關山大學時期是「學苑」編輯,思想上是毛派,那時候「社會派」和「國粹派」鬥爭激烈,73年「學苑」風波後,總編輯和兩個副總編輯由學生會按照「學苑」自己培育接班人的傳統委任改為普選,王卓祺和我組閣出選,明知二人和潘國雄是「國粹派」也不會排擠他們,一起共事。但一年後,他們和「國粹派」裏應外合,倒戈相向,因為反對「學苑」和中大其他大專院校搞四報聯刊,認為我們「社會派」打壓他們。事件鬧上評議會,「國粹派」人多勢眾,又有左派潛伏在港大的特務領軍,我們幾乎陰溝裡翻船,接著一屆的「學苑」,我們支持的張嘉龍,當然不敵對手。

畢業後,再沒有見到林、江、潘三人,但九十年代初移民多倫多,重遇江關生,在我家傾談整天,頗為投契,以前的學運恩怨,已經煙消雲散。原來他與林武山早已離開無綫創業,組成公司專拍紀錄片。今次回流加拿大前,當年同代的大學生,不分派別,久不久有飯局,也見過江關生。我也有購閱他的力作「中共在香港」,分上、下册,詳述中共戰前和戰後在香港進行的地上地下統戰工作,非常出色,不可多得。因是之故,我有興趣知道幾十年來未知思想有否變化的林武山為何重返無綫,又是否寶刀未老?

這也算是另一種「尋人記」吧?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