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府「交代」垃圾收費 文件指試行問題多惟未提暫緩

政府「交代」垃圾收費 文件指試行問題多惟未提暫緩

【獨媒報導】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報告,報告「交代」指問題多多,包括不少市民反映垃圾收費擾民,而且收費太貴、負擔很重。另外,有商場商戶稱,當局在經濟環境差的情況下實施垃圾收費是勞民傷財,大部分清潔工認為,實施垃圾收費有難度,工作量及時間增加,更有人表示在垃圾收費實施後,不會再從事清潔行業。不過,環境及生態局的報告未有提及下一步方向,包括當局是否如期在今年8月1日實施計劃,亦未有交代是否暫緩推行。

垃圾徵費原訂今年4月1日實施,當局在今年年初宣布,延後至8月1日才實施,並進行「先行先試」計劃,藉計劃收集不同數據包括參與率、市民處理垃圾的習慣有否改變等。環境及生態局今日向立法會提交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先行先試計劃報告,交代為期兩個月「先行先試」計劃結果。

在指定袋使用率方面,當局指多個試點群組,包括食肆、院舍及政府大樓領取免費指定袋達到百分百,商場及公私型住宅,包括「三無」大廈試點則八至九成以上。

三無大廈指定袋平均使用率僅兩成 住宅垃圾棄置量減少一至兩成

在指定袋使用率方面,14個試點處所因管理處要求,院舍、食肆和政府大樓等一般都全部合規,商場的使用率約七成。住戶的指定袋使用率則較參差,公屋及私人住宅的使用率平均只有兩成至五成多不等,「三無」大廈的平均使用率更只得約兩成。

至於垃圾棄置量,當局指部份試點包括住宅、院舍、食肆及政府大樓與施行前相比,棄置量減少一至兩成不等,回收物種類及數量則有所增加,例如廚餘、玻璃樽等,其他試點的垃圾棄置量及回收量則未見有明顯變化。

434368717_387290144067994_5908979400998436956_n
資料圖片

區議員協助參與問卷調查 住戶反映指定袋收費過高

當局在「先行先試」計劃開始後第三個星期,以不記名方式收集不同持份者,包括住戶、清潔工、物業管理和商業營運者等意見和試行經驗。民青局邀請了當區區議員協助參與問卷調查工作,共收集了750人的意見。

在問卷結果,住戶反映指定袋收費過高,增加市民經濟壓力,並指政府指引和指示不夠清晰,不理解立法原意是要推動減廢回收,認為當局應加強宣傳教育市民減廢及正確回收後,才實施垃圾收費。住戶認為,當局應先增加或加強回收配套,特別是廚餘回收桶,而且大型垃圾較難處理,收集點亦不足。

434415936_387290204067988_6246661237048888795_n
資料圖片

清潔工稱實施垃圾收費有難度 改變工作流程帶來不便

至於清潔及前線員工,大部份表示實施垃圾收費有難度,包括工作量及時間增加,工作亦變得複雜,而改變工作流程帶來不便,需要很長時間了解和適應。他們認為,當局應加強宣傳教育市民減廢及正確回收,減少需要「執手尾」的額外工作,及避免與商戶或住戶爭拗。針對違規垃圾,清潔員工可以從垃圾袋的顏色分辨,但就要確認大型垃圾已貼上指定標籤,認為會有困難,更有清潔工表示垃圾收費實施後不會再從事清潔行業。

434410245_387290150734660_5787059699605900191_n
資料圖片

商場商戶則認為,在經濟環境差的情況下實施垃圾收費是勞民傷財,應先增加或加強教育及回收配套設施,特別是廚餘回收桶,否則不能減少垃圾量及增加店舖開支,再者沒有合適位置,而工作繁忙亦沒有時間作分類回收。

物管公司指難以監控違規垃圾 當面提醒或引起衝突

處所負責人、物管公司及清潔承辦商則表示,要增加額外人手,會令營運成本增加,日常垃圾的棄置量並非完全可以控制,而且難以監控違規垃圾,如當面提醒或勸喻,更可能會引起衝突。他們表示,垃圾徵費令員工要以雙倍時間處理合規袋及違規袋,工作量大增,加上指定袋收費過高,違規垃圾需要「執手尾」,在現時較差的經濟環境下會增加財政壓力,對遵守法例的住戶及商戶亦不公平。

報告同提到「其他觀察」,政府稱發現居民處理垃圾的方式、前線清潔工的工作流程、商戶食肆和院舍的營運操作,都因應長久以來免費棄置垃圾而有著各自根深蒂固的習慣或運作模式。當局表示,在實施垃圾收費後,市民和不同行業都需要時間逐步改變固有日常習慣、思維、營運及操作模式等。

435331132_387290277401314_3239916686182548668_n
資料圖片

報告稱市民指垃圾收費擾民 不理解按袋收費對減廢的效用

當局在「整體觀察」中就表示,不少市民反映認為垃圾收費擾民,更有人表示收費太貴、負擔很重,擔心法例生效後會增加四處亂拋垃圾的情況,尤其在缺乏物業管理的「三無」大廈附近和舊區。

另外,當局稱不少市民普遍認為,需要一個便民的回收網絡,才可以透過回收廚餘減少棄置垃圾的費用,及仍有不少市民不理解按袋收費對減廢的效用,更覺得要求每間每戶預購指定袋包妥垃圾才可丟棄垃圾,會導致使用更多膠袋,與減少使用塑膠的環保政策背道而馳。然而,環境及生態局在報告尾聲,未有提及是否預期在8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或暫緩計劃,只表示向立法會委員會徵求意見。

IMG_2339
資料圖片

民建聯促暫緩 質疑政府宣傳過於強調「徵費」

民建聯在今日早上較早時間舉行記者會,表明對8月1日如期實施垃圾徵費有極大保留,建議當局暫緩安排,並同時就如何優化環保措施作深入研究。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質疑,政府宣傳過於強調「徵費」,與宣傳目標「減廢」不符:「淨係講徵費,減廢講咗幾多呢?」他強調「減廢真係要務實」,當局應避免跌入「收費先等於環保」:「如果暫緩,有更大空間讓政府推動減廢同埋回收。」

無標題
顏汶羽、葛珮帆、陳恒鑌、陳學鋒、何俊賢

陳恒鑌:暫緩不設限期 改口風稱徵費只是手段

記者問民建聯,會向當局建議暫緩至何時,立法會議員葛珮帆稱政府先答得到,「暫緩到幾時,就係要準備嘅功夫幾時做得到」,指現時的回收配套不足,尤其是廚餘設施。陳恒鑌則稱,「唔會要求佢哋擺一個日期落去」,希望當局在暫緩後推出大規模回收活動,並做好基礎建設,屆時才檢視是否採用徵費手段減廢。

陳恒鑌(中間)
陳恒鑌(中間)

對於前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表示,即使分階段進行垃圾徵費亦不應放棄整個計劃。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就認為,該說法會令市民認為「徵費」才是目標,再次強調「減廢」才是目標,市民學習環保是一個過程:「如果太大壓力嘅話,就會做唔到,所以要鼓勵佢。」 他又認為:「到時已經減咗廢啦,係咪仲要徵費呢!」

何俊賢(最右)
何俊賢(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