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大校長張仁良與師生對話 被批「避重就輕」 眼紅離場

教大校長張仁良與師生對話 被批「避重就輕」 眼紅離場

教大校長張仁良

(獨媒特約報導)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應學生會邀請,今日上午及傍晚在校內分別進行兩場公開對話,供師生參與。上午場有近200人出席,當中以教職員和校友為多。被追問對於警方濫暴行為及反送中事件的立場,以及如何支援學生,張仁良的回應被學生批評「避重就輕」,欠缺誠意。對話歷時近兩小時,張於開始時笑面迎人,但及後對話超時,張顯得不耐煩,最終「眼紅紅」離場。

張仁良於對話開初時,指望能為教大師生提供「原則性方向」,寄語大家要珍惜自由。被問及被捕的教大學生人數,張表示暫時未收到任何教大學生被捕的消息。張又指,如日後同學受到「不公平、不合法」待遇,他必會追究到底,呼籲學生要相信香港的司法制度,會要求檢控方拿出證據。

有關8月5日的罷工行動,張指已經人事部發通知「彈性處理」,又因應該日示威行動,容許職員提早下班離開。他指,一旦有教職員被檢控,會考慮擴展法律支援予教職員。

被問及9月或會發生罷課潮,張建議教職員調整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又指不論是自己抑或教職員,面對的挑戰都愈來愈大。呂又補充,絕對相信教職員的「專業判斷」,能處理學生罷課。張提及校方會繼續向學生提供法律、住宿及身心等支援,與學生「同行」。

無標題

張:教師個人立場不可影響教學

在場校友多從事教育工作,亦有不少在場學生畢業後會成為教師,他們向張問及關於教師專業和通識教育的問題。張認為教師可以有個人政治立場,但不可影響教學,在通識教育上應引用「多元化」的教材,學生如何思考則是其個人決定。就「多元化」一點,有學生斥學校飯堂的電視,只播放無綫電視,有欠「多元化」。張表示自己不知情,選擇該電視台或因它是免費,歡迎同學發電郵向校方反映,又提醒學生不要盡信網上訊息。

有學生引述建制派議員,指通識科煽動學生,問張是否認同。張未有正面回答,僅多番指在席的教大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趙永佳已就此發表研究報告,更一度著趙為此解釋。趙認為張不是通識教育的專家,不須為此作「政治表態」,並支持繼續推行通識教育,執行方式可作修改。

在席者多番問及張,會否譴責警方使用不對等武力,張僅表示會譴責任何暴力行為,不會「姑息」和「助長」。張又指自己「生於斯,長於斯」,不希望警方再施放任何催淚彈,望香港能回復昔日的平靜。有人提及曾有警員辱罵示威者及記者「自由閪」和「記你老母」,張斥責在場者作為教師或師範學生,皆應「以身作則」,即使是引述,也不應說粗言穢語。

無標題

在場學生不斷追問張的政治立場,及會否向特首林鄭月娥反映學生意見,張認為現時社會應建立一個容納不同政治光譜的對話平台,又提及法國總統馬克龍處理「黃背心運動」的手法,望政府能借鏡,與民間對話。不過,在場學生質疑香港與法國的政治領袖選舉方式有別,不能一概而論。張回應指不是為林鄭辯護,但相信其管治宗旨是「為市民福祉」,隨即引起在場人士譁然。

在場有人質疑張身為政協,會否透露近日中央於港澳辦深圳會議的內容,張指不會重覆當日中央的論述,又指自己是以教育者身份提供意見,收窄內地城鄉教育差距。張及後又指,指責只會令事件「升溫」,只有「協商、了解、對話」才可為社會「降溫」,認為現時社會有很多「結」,不能一次過解決。

教大副校長呂大樂認為,大學是一個有多元意見的地方,校長不應就此表態,破壞大學的多元,不表態是「無用之用」。

無標題
教大副校長呂大樂

拒視察明日大埔遊行

最後被問及明日會否仿效嶺大校長鄭國漢,到大埔遊行現場視察,張表示不會,他尊重學生的決定,希望學生也尊重其決定。學生質疑張在是次對話的回答是「避重就輕」,沒有誠意,並非和學生同行。

張仁良被同一名學生多番追問,感到不耐煩,追問學生會程序安排,學生會表示在席者「可按情況」繼續追問。張在完結首場對話後,向傳媒表示已於對話表達清楚,無需再接受訪問回應。張離開時神色頹然,眼睛發紅泛淚。

教大學生會臨委會內務副會長吳嘉兒表示,對張於首場對話的表現表示遺憾和失望,認為校長應「以身作則」,批評其回應「避重就輕」,不能感受到其誠意。

無標題
教大學生會臨委會內務副會長吳嘉兒(前排右)

記者:陳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