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港鐵鐵路模式的獨特之處

港鐵鐵路模式的獨特之處

八月港鐵公佈的中期業績,雖然顯示上半年轉虧為盈賺逾26億元,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了車務收入,若單看鐵路營運仍錄得淨虧損。港鐵之所以能讓市民享受穩定票價及優惠,持續投入資源,維持可靠服務,有賴其獨有的「公私合營」和「鐵路加物業」模式,穩定了資金來源。

港鐵主席近日於訪問中指,港鐵的優秀鐵路服務,建基於鐵路與物業間密切配合的運作模式。其實世界各地不時有鐵路私有化與否的爭議,有支持私有化者認為,引入競爭可改善服務質素和提高價格,但日本1987年起把國營鐵路私營化,卻導致惡性競爭,除了各鐵路公司組成的鐵路網絡架床疊屋,不少公司更於賺錢的路線加開班次、提速增加收入,卻為削減成本而關閉一些盈利不多的路線,使居於這些地方的市民身受其害;至於台灣的台鐵一直由政府營運,卻帶來管理僵化,缺乏改善服務、創新動力的問題,每年要依賴政府補貼運作。

英國近年亦面臨鐵路的改革議論。英國25年前把鐵路私營化,將全國鐵路系統分成不同城市和地區的經營權,由獲得經營權公司自訂票價和服務,但卻因缺乏監管,造成票價高昂、誤點多等問題。英國政府五月因而發布了白皮書,建議設立公營部門管理鐵路設施,再以合約方式外判營運。

港鐵獨有的「公私合營」和「鐵路加物業」模式,就平衡了公營和私營模式的風險,並各取所長,既有私營企業的靈活,又可避免盲目追求利潤作惡性競爭。由於有物業發展的收入,補貼了票價,使市民能享受價錢實惠又優質的服務。港鐵更透過這模式扮演了建設社區的角色,包括透過管理商場和屋苑,完善市民居住配套,更為推動本港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例如營運上加入能源效益措施、訂立節能目標,提供低碳運輸方案。

鐵路公營、私營各有利弊,港鐵的模式未必是最完美,但經過多年發展,不但已運作成熟,港鐵更早已衝出香港,參與了內地、以致英國、瑞典等地的鐵路建設,更培訓出不少鐵路管理及營運的專業人才輸出世界各地。期望未來港鐵與世界各地的鐵路公司加強交流,促進技術發展,並共同探索出更佳的鐵路營運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