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理大指逾一成人疫後一年現創傷後遺 未能解答限聚谷針是否成因

理大指逾一成人疫後一年現創傷後遺 未能解答限聚谷針是否成因

(獨媒報導)疫情困擾香港超過兩年,理大團隊在第四波疫情期間進行調查,發現市民經歷首四波疫情後,超過一成人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包括侵入性記憶或出現迴避行為。有獨居長者分享個案,形容生活很灰每日「等食等訓」。研究亦發現每日觀看1小時疫情新聞的人,較易出現更嚴重徵狀。被問政府防疫政策和打針是否憂慮來源,團隊指研究僅判斷市民是否有徵狀,暫時未能解答成因。

研究由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團隊進行,團隊獲食物及衞生局撥款進行研究,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即第四波疫情期間進行,以電話訪問超過3,000名市民,七成受訪者年齡介於18至59歲。

團隊發現12.4%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侵入性記憶、過度興奮、迴避行為的創傷後遺症徵狀。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較高的已婚女性,較願意遵從不同的防疫措施。近46%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多數是擔任家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

蕭婉文 岑浩強 曹原

46%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

團隊亦發現,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和創傷後遺症徵狀的嚴重程度有關,每天觀看多於1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雖然會更傾向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亦更容易出現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理大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估計,第五波疫情下,或有三至四成港人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研究亦包括與31位65歲或以上長者進行訪談,發現長者日常活動暫停,普遍感到擔心、無助、憂鬱,甚至沮喪。長者亦普遍認為新型肺炎較沙士嚴重,覺得會出現更嚴重後遺症,更添長者心理壓力。75歲的獨居婆婆華珍分享個案,她形容以往生活多姿多彩,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見不到子孫,很多時都困在家中看電視、看手機、「等食等訓」,感到很灰心。

華珍婆婆
華珍婆婆

打針社交措施導致PTSD? 理大:暫解答唔到

確實是什麼因素導致港人出現創傷後遺徵狀?岑浩强教授指,研究僅判斷市民是否有徵狀,背後涉及的社會原因需要再跟進。記者再追問是否因為疫苗通行證等各項政策造成的壓力,團隊重申成因有待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