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什麼周秀娜不能到科大演講!?

(原文:http://www.alivenotdead.com/terryzenki/--profile-776278.html)

如題 - 『為什麼周秀娜不能到科大演講!?』

事緣香港科技大學將於十月舉行一連串講座,頭炮「竟」是邀請周秀娜作嘉賓講者,暢談她的「成功」經驗,以及總結早幾月的「o靚模」熱潮與相關社會性議題。此言一出,即時惹來大量非議。有人更以此為「香港教育制度的淪陷」,有人撰文洋洋萬字,痛陳利害,但其實提出的問題只有一個 - 『周秀娜憑什麼到大學演講』!?

我不禕言我是一個實用主義的信徒。我個人對於「教育」的想法是,能「經世致用」的才是好教育。你有好才華,你有祟高道德,你要用得出來應用於社會才可。假大空、空談義理,對於缺乏社會經驗的莘莘學子其實是危險的。這種空泛的教育只會製造更多與現實社會脫節、對社會上人情狀況缺乏認識、更缺乏抗壓抗打力的弱者。譬如,要令學生建立道德感,不是應該由「大人」以高壓式去「告訴」他們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而是應該對生活上的現象點滴,透過解讀與分析,令學生了解自己對事件的見解,從而得出「屬於自己」的道理感。換言之,道理感是應該「培養」出來,而不是由某些高等思想去凌駕地加諸在人的身上。

「o靚模」熱潮,作為一個2009年最被談論、涉及商業性社會性娛樂性道德性的話題,為何不應在被視為「教育殿堂」的大學講堂上去被研究、討論?我們必須明白,在一個經濟主義主導一切、次文化成社會主流、消費過剩而文化意識乾涸的社會上,崇高的思想容易被視為不及時宜;從俗才是王道,「有個人堅持」被視為標奇立異。但我們不應避開社會上的「犬儒」思想,反而要去了解和明白它。

我認為今日的「通職教育」必須提兵「全餐」服務,將古來聖賢那些「不合時宜」的祟高道德思想,引入社會性的議題上,令學生「學以致用」,去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看法,令死板的傳統思想變得鮮活;而不是一味將某些社會現象視為洪水猛獸,不斷去賤視、妖魔化,再樹立「名門正派」的身段去自我催眠。

讀過《笑傲江湖》的朋友,應該會明白什麼是『岳不群』。如果各位厭惡這個角色,請大家在現實生活也不要去做一個『岳不群』。因為『岳不群』式的思想,只會令人成為一個服從於某種「高等準則」的同流者,久而久之,我們只會認同「一種」概念。

「包容」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去除掉傲慢與偏見,才能公平地去了解聆聽世界上每一件事,培養出獨立的見解。一個好的經驗和一個壞的經驗,可以同樣足以導人向善,或導人向惡。只視乎一個人的「心」是如何對待眼前的事物。

回歸一個大眾關心的問題 - 『周秀娜憑什麼到大學演講』!?但請問幾時開始「研究」又等於「認同」? 邀請周秀娜出席講座,只是希望提供一個「說明權」予事件的當時人,但不代表我們有需要先入為主地去認同她的「豐功偉業」。她是一個「始作俑者」,值得邀請她出席的原因是她對事件有代表性,與及她可以提供「第一手資料」,僅此而已。

有些人士會說:「咁多嘢唔研究,為何研究一個『o靚模』?」我會認為「咁多嘢唔研究,為何唔研究一個已成形的社會現象」。如果認同「教育」的目的是「經世致用」,為何不在已發生的社會狀況上著手?

有很多人很身體力行地去反對科大邀請周秀娜,例如一個叫查小欣的電台節目主持人。她說:

『科大”低落”是有證有據,最簡單是出錯《成功之道》的題目,周秀娜只是幕前扯線公仔,負責度橋的是她的經理人,對方看準市場捉到宅男心理, 這個是她經理人成功,周秀娜都出去彎低身、擺出撩人姿勢,她是跟經理人所講去做,如果要請應該請她經理人,我好想問下,想出這條絕世好橋的科大理學院院長 鄭紹遠先生,既然課題是『知識無限』,點解第一個是研究o靚模?當然什麼知識都可以研究,但要有層次,頭炮好重要,可以將成件事定位,第一個請o靚模會給 人不認真、不莊重的感覺,最弊好容易令人誤會你以通識為名,睇o靚模為實,什麼老師尊嚴和身份都沒有了。』

我奇怪一個終生獻身娛樂新聞、以『爆人陰私』為己任、將自己的事業成功,建築在別人的私隱、尷尬不便與痛苦的人,還配大談什麼『道德』?她提出的『知識都可以研究,但要有層次』究竟是什麼「層次」?「第一個請o靚模會給人不認真、不莊重的感覺」,『認真/莊重』的程度又以什麼為準則?學生「以通識為名,睇o靚模為實」,與老師的尊嚴又有什麼關係?(老師 = 明星?要有人叫囂、公開表示認同才是「受尊重」? - 查小姐忘記世界上有一種叫「自尊」的東西),這些東西很容易去講,但只要稍加研究就會發現她只是用一連串詞彙去貶低對手。一言以蔽之,所謂「層次」『認真/莊重』,代表的都只是「權力」,潛台詞是 - 『你比我cheap』、『我有文化/我至叻/你未夠班』。

與其去反對周秀娜去科大參與講座(大家必須明白去大學「講嘢」不代表是「演講」,周小姐頂多去做一些經驗分享及意見交流),不如反對那些將自己置於「道德高地」的『岳不群』,他們苦口婆心的勸導,才是在阻礙大家去進一步了解「現實」。

請不要再抱殘守缺,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或將人分等級。因為讀書也可以是『讀死書』,令這些讀書人日後淪為某些『高等人士』的工具。放寬心去包容、研究身邊的人和事,才更有利於建立一個健全的人格,足以面向社會,又對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