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抓住生活抓住詩:專訪「聲韻詩歌生活節」發起人西草

抓住生活抓住詩:專訪「聲韻詩歌生活節」發起人西草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這個地方一向予人不重視文學,更甚是詩歌的印象。本地文學雜誌《聲韻詩刊》最近卻舉辦「聲韻詩歌生活節」,由5月1日至6月9日,以詩與藝術品、詩與音樂和詩與年青人等主題舉辨活動,探討詩與城市生活的扣連。《聲韻詩刊》社長廖建中(筆名西草)表示,雖然香港缺乏像台灣的節慶式文學活動,但是聲韻詩刊希望藉舉辨每年一度的詩歌生活節,聚集更多讀者,以詩歌探索生活的另一種面向。

創造文學節節慶氛圍

西草說,早在去年已經萌生詩歌生活節的念頭。「當時概念比較模糊,去年10月試辦一場聲韻詩歌節後,發現我們需要一個策展人。」今年一月,西草找來擁有豐富策展經驗的作家方太初,二月底商討籌備聲韻詩歌生活節的事宜。從五月正式開幕之間雖然只有兩個多月時間準備,西草也直言過程有點匆忙,但是他認為香港很需要一個節慶式的文學活動。「台灣有很多官方及民間舉辦的文學節,甚至大學社群亦有。但香港方面,我本身不太聽聞過,故此有舉辦的須要。」

以詩歌為主題的文學節在香港可說是十分新鮮。西草表示舉辦詩歌生活節的時候遇上很多限制。「和台灣比較的話,香港文學的受眾很少,詩的位置則更加邊緣。所以我們預計過活動反應不會很熱烈。」另一方面,西草指原來香港沒有很多適合舉辦文學活動的場地,相關資源匱乏,故籌備過程中「碌人情卡」屢見不鮮。「始終資源和受眾都很少。」

詩歌生活節會不會推動到香港文學發展?西草認為,第一屆詩歌生活節要先發揮各個活動本身的意義與功能,如物展、詩歌音樂會、九十後詩人朗誦會等,「營造一種氛圍,令詩歌生活節可以持續舉辦。」西草又指透過於端午節(端午節又名詩人節)舉辦閉幕禮等心思,期望以後讀者一想到五、六月之間的文學活動,便會想起聲韻詩歌生活節。

至於對創作者及讀者,西草認為詩歌生活節舉辦的各項活動都是一場實驗。「詩歌生活節的出發點是探問城市生活和詩的扣連,所以我們舉辦『詩與物展』,邀請本地詩人寫一首詩,再由一位藝術家以藝術品回應,令詩歌在文字外找到更多可能。『詩與歌街頭音樂詩會』則邀請音樂人改編詩歌;而『90後詩人朗誦會』則以未來為主題,讓我們了解現在年青人以詩來訴說甚麼,對香港的未來想甚麼。」

西草說,從以上種種實驗,對寫詩的人而言,興許是一次有趣的思考過程。有份參與詩與物展的西草,自言為了活動而寫過去較少接觸的詠物詩,同時他透過年青詩人的創作,也可以了解世代之間對社會的想法。

13217340_595137957329054_6201785265074989182_o
活動之一「灣仔文學散步」。

本地文學推手苦與樂

聲韻詩歌生活節的主辦單位《聲韻詩刊》,是一份成立於2011年的文學刊物。西草說,辦詩刊的理念在於「有個低門檻的地方讓人投稿詩歌,一個結集老中青詩人的發表園地。」由最初自資出版到後來獲藝術發展局資助,詩刊漸上軌道,變得組織化,有校對組、物流組及檔案組等分工。去年八月起《聲韻詩刊》改版,由詩人宋子江主持,從過去的發表園地過渡到每一期臚列中外詩人特輯,「份量更厚,內容更加豐富。」而西草擔任詩刊社長後,由於詩刊有宋子江幫忙,「資源上容許我們開始構思不同方式推廣文學,我本身也認為香港很需要面向大眾的文學活動。」

不過,西草表示多年觀察所得,香港文學的讀者群狹窄,可能問題出於教育制度。「從來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都不把文學當成是藝術,而是語文,強調其功能性。」於是早在讀書時期,學生便對文學失去正確的認知,久而久之便失去閱讀文學的興趣。而接觸面更廣的文學活動類型也只在過去十年才開始興起,「如友團《字花》,都是善於舉辦面向大眾的文學活動,從而跳出傳統讀書會或詩會,文藝圈子狹窄的狀態。」

西草談起本地文學刊物及團體的生態,認為《聲韻詩刊》也須要以詩歌的角度,推廣更多面向大眾的文學活動。而其他文學刊物其實各有特色,各司其職,「例如《中學生文藝月刊》,是以中學生為本的文學刊物,可以補救學校教育的不足,在學生身上播下喜愛文學的種子。」

抓住詩與生活之後

西草表示,活動結束後,暫時有兩個令活動的意義延續下去的計劃。「首先會想辦法結集詩歌生活節期間創作的影片、照片和文字,結集成書,最起碼也是《聲韻詩刊》的一期專輯。」至於「詩與物展」的展品,西草透露會尋找再次展出的機會,同時會以相同的方式,邀請修讀藝術或文學的學生,延續詩與藝術創作之間的對話。

至於有沒有期望從詩歌生活節中培養到理想的讀者,西草笑言:「如果有更多讀者就已經很好了。」西草自言寫詩的人也可能社會能力低下,但是會鼓勵更多人嘗試寫詩。他認為寫詩不過是「平日枯燥生活之外,令自己心靈變得敏感一點的思考」,當堅持到有自己的思考,看事物自然會多一點點逸出常軌的觀察,生活就不再顯得單一。

12968041_583860885123428_8928175226107773021_o

如欲了解活動詳情,可到「聲韻詩歌生活節」專頁查詢。

(報導照片由聲韻詩歌生活節提供)

記者:陳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