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鍾國斌陳婉嫻倡深水埗設港版「東大門」 棚仔布販不知情

鍾國斌陳婉嫻倡深水埗設港版「東大門」 棚仔布販不知情

(獨媒特約報導)近40年歷史的布販集中地深水埗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棚仔)面臨清拆,擬改建200個單位的單幢居屋,並將布販遷至通州街臨時街市,雙方至今未達共識。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及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於昨日(7月11日)舉行記招,介紹中大建築系副教授鄭炳鴻的港版「東大門」方案,串連附近街道及遷移布販至通州街臨時街市。深水埗區議會主席張永森及副主席、民建聯的陳偉明亦有到場。「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主席何應稱事前未知悉方案,亦指該方案與2個月前提出的民間方案類同。

53

港版「東大門」方案建議結合通州街臨時街市天橋底的空間,以及附近市建局的重建項目及唐樓,建設一個集文創市集、布料市場、社區設施及公園廣場於一身的開放式會堂,目標打造港版「東大門」(南韓時裝採購中心)。提出方案的鄭鴻達副教授指期望能由下而上推動政府政策,稱自己有十年連結社會各方面持分者的經驗,對方案有信心,認為可提升人流並打通通州街與海壇街一帶,從而帶旺該區。

00

鍾國斌則指,希望將深水埗、長沙灣一帶打造成香港的「東大門」。他指深水埗有製衣業亦有時裝業,成為「東大門」的條件早已齊備。他又指已聯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方亦同意將深水埗打造成香港時裝業的地標。鍾亦希望能透過引入時裝業的發展,為深水埗打造一個時尚,潮流的新形象,令該區不再是最貧窮的一區。

張永森則指,過去6個月深水埗區議會亦倡議類近方案。他指通州街橋底有7座,其中2座留給玉石市場,餘下的5座則發展時裝業。他稱處理「棚仔」問題時需說服政府不能簡單調遷,而是透過此契機打造布藝市場,他期望9月的區議會會議有進展。張永森又指,政府已同意先讓出其中3座遷移棚仔布販,另外2座則用作設計、針織、製衣等用途,讓中小學認識時裝行業。張永森稱現時政府正與學術機構及相關行業商討,如何配合使用2座街市。

IMG_4472
圖:通州街臨時街市

張永森亦提到,通州街臨時街市將最多預留50個檔位供遷移「棚仔」布販,其中33位牌主的申請已獲批,17位仍在審核中,其餘檔口則會作公開招標。

通州街臨時街市外是露宿者的集中地,獨媒記者問及如何處理,張永森強調露宿者應由政府部門處理。他稱十分關心露宿者,惟該問題一直由民政處主導,並由社會機構協助處理。陳婉嫻則重申露宿者是政府的問題,而地區發展不能犧牲本身居住人士的利益。她稱曾多次與地區組織商討,或先興建宿舍安置露宿者,再發展天橋底的「東大門」。

棚仔布販:不知情

記者於記者會後訪問「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主席何應,他稱鍾國斌及陳婉嫻在記者會事前完全沒有通知「棚仔」的布販,他認為該方案是想借用原本由設計師及布販自發的《棚仔民間方案》,但卻將棚仔的布販置諸局外。表明不支持,又批評深水埗區議會主席張永森「起尾注」,又質疑說到底政府並無誠意發展製衣及時裝業。

08
圖:何應

食環署在去年8月中,繞過區議會,單方面向「棚仔」宣佈收回布販市場作出其他發展。據深水埗區議會的資料顯示,規劃署早於2013年已在未有諮詢布販的意見下,強行修改棚仔的土地用途為住宅用地,並擬將土地交予房屋署興建單幢居屋,提供約200個居屋單位。布販曾在今年6月中再向政府提出的民間「311方案」,即要求3座通州街街市予布販,另外2座則用作發展布業及時裝業,惟尚待當局回應。

食環署早前提出的集體安置方案,擬將通州街臨時街市其中2座清空,提供逾100個舖位供布販繼續經營,分別有3種面積供布販選擇。面積最細僅2平方米,月租500元;由2個相連舖合併的「日字形」舖則月租1,000元;「田字形」舖面積為8平方米,月租2,000元;另有面積13平方米的大舖位,月租2,000元,實際租將金差餉物業估價署作最終評估。

由棚仔布販聯同義務規劃師組成的「深水埗布藝市集參與規劃平台」,在今年4月提出的《棚仔民間方案》,建議政府以5座通州街街市安置布販,並設立推廣香港時裝及設計的一條龍服務。其中第1至3座安置布販、第4座為時裝資源中心、第5座則為社區文化中心,連結本地賣布、時裝業及社區。

記者:陳偉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