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到大學現場談Dem Beat / Cheers

回到大學現場談Dem Beat / Cheers

圖:早說了我是過來人,迎新營中被人帶Dem Beat、帶人Dem Beat的角色都做過,今天回看,是年少輕狂,但我不會覺得是甚麼黑材料,也無悔當日參與其中。

「所謂何東精神就係團結」、「薄扶林有班男孩子」······假如說在新媒體年代每人都能成名15分鐘的話,Dem Cheers / Dem Beat出道多年,這次都算是「吐氣揚眉」,只是看着網上海量的負評留言,作為過來人的我確實有點不是味兒。

大學生Dem Beat / Dea Cheers早就不是甚麼新鮮事,我還是大學生——甚至我的師長還是大學生時——就已經出現,是件光明正大的事,而且出現在大眾眼球也絕非第一次:2009年,日本駐港領事的演講被商學院學生Dem Beat打斷,有關片段被放到網上,被廣大網民批評;再遠一點的2002年,「新亞桑拿」也是出現在中大迎新營「四院會師」環節內,所謂「四院會師」,也就是學生口中的「四院互片」,就是(當時)四個書院的新生在二、三年級的統籌帶領下,齊集中大百萬大道Dem Beat、片四七(四句七個字的句字,通常都具取笑或挖苦成分);全個過程都在學校高層的見證下發生,是官方活動的一部分。但既然相關活動出現多年,何以這次會引起群眾注意?我覺得在於事件將幾個關鍵元素湊合在一起。

一是社交媒體,容許觀看者自由發表意見,再不斷向外分享的社交媒體。而受社交媒體的習性所限,相片、影片通常都是只有片斷,繼而被加上一些當事人的看法或意見,而下一位讀者閱聽相關資訊後,又會加入自己的看法或意見,再傳播出去,幾番轉傳下,事件或與原貎有所偏離或被添上多重評價,導致我們在觀看時,極易抽空事情所在的脈絡和背景,單純地「見乜話乜」;而將背後的場景、歷史背景和源由一概抹走,只看見一眾大學生在「上身」。

二是大學生,正確一點來說,是(被大眾認為做錯事)的大學生。今時今日,只要大學生一出事,永遠都會成為鏡頭焦點,然後引伸出千百樣指責,「廢青」、「智商偏低」、「不知所謂」等評語蜂擁而至;無他,因為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接觸到的資訊都趨向碎片化,而在零碎、混雜的資訊碎片內、往往容易檢拾出一些標籤,再形塑出一種定型想像,而大學生,正好就是碎片堆裏其中較為顯眼的一種,也就是說,每次大學生「出事」,都特別容易成為大事。

假如你問我,大學生Dem Cheers / Dem Beat是一件怎樣的事?有否牽涉甚麼高年級學生威逼新生之類?我會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說,確實是件「柒事」,但當事人不會覺得有甚麼問題,因為當你融入了環境當中,與大夥兒一起「認真做柒事」,其實也會換來一定程度的快樂;既不是傷天害理,也沒有影響到人(僅限於校園範圍內,在火炭「食宵」時的巨大聲浪我也有所保留),就當是年少輕狂的回憶好了,至少在校園裏瘋狂Dem Beat 與聚集起來一起問候人母親的警務人員相比,前者還是比較可取。

誰都青春過,哪個沒有?我相信,大家也會有一些今日回望時會覺得匪夷所思的往事,Dem Beat ,大概也是納入此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