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公屋市場化是大賭局

公屋市場化是大賭局

攝:Him Chow

不想大量增建公屋,其實應該推行租管,並抽取有阻嚇性的空置稅和資產增值稅,壓抑炒風,改革租務巿場,務求租客的居住權利受到足夠保障。市民除了申請公屋和置業,還有租屋住這個另外的選擇,對公屋的倚賴自然有望減少。

把公屋單位改為綠置居,是迫人買樓的做法,背後棖據的是比過往更為激進的大市場小政府思想。可以預見,未來有更多威迫利誘的措施出台,迫公屋居民出走,要麼不自量力地勉強上車做樓奴,要麼被迫遷,要重新租樓住,飽受高地價政策之苦。

日後有人向林鄭追數,要求增建公屋,她不單不會感理虧,還可理直氣壯地表示,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不值得再討論。因為公屋數目已封頂,政府未來的施政方針和重心將是重建置業階梯,期望有更多人透過買樓致富。這也是領展非執行董事,經濟學者兼政府顧問的王于漸一直鼓吹的事。

無奈不少公屋居民因為有機會做業主,對林鄭的改弦更張投以贊成票。相信這也是她有恃無恐的地方。這樣做的危險之處,在於政府半放棄了本身應有的角色。

公共資產(包括公屋)之所以存在,之所以不應該私有化、市場化,是要發揮平衡和緩衝的作用:一方面照顧弱勢社群,避免社會弱肉強食得太過分(這是文明的意思吧);一方面未雨綢繆,確立具抗壓力的安全網,防止有經濟危機或其他災害發生時,出現失控的亂局,做成不必要的人禍。

只是有遠見、有籌劃、有執行力及有真正人文關懷的政府本來就不多,香港更加無份。假如民間的反對聲音無法集結起來,使林鄭卻步或收斂,香港就會越來越多人自願或不自願的參與一個賭局:賭樓巿一直不會塌,高地價/租政策永遠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