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500億創科項目做了什麼

500億創科項目做了什麼

文:Jackal@HelloWorld!

創科局局長楊偉雄聲稱現時香港創新科技落後,即使財政預算案預留1000億都不足夠,更姑勿論實際上只有500億。到底1000億足不足夠香港發展科技產業呢?根據全球60個交易所大統計5000家上市科技公司於2018年的最新市值,蘋果電腦排名1,市值約67,033億港元。而排名第100的中興通訊的市值約1,668億港元,遠比財政預算案的500億為多,可見要買現成的科技成果確實價值不菲。

財政預算案第64節提出香港要聚焦四大範疇,即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但綜觀整個創新科技章節,只有第67節提及預留100億支持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依靠大學及科技公司合作推動科研。筆者對這100億的投資並無異議,畢竟這些都是投資在香港的創新產業之上。而在第66節提及注資創新及科技基金,或者基金都人才投資及初創公司有幫助,但同時顯示出政府在創新科技發展中沒有任何策略。

哪其餘400億呢?

財政預算案第65節提出,預留200億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包括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簡單來說,這200億是地產項目,跟最初營運數碼港及大埔科學園的性質並無不同。科技發展確實需要土地,要通訊網絡方便,亦要配合科技公司營運24/7需要良好的交通網絡,甚至部份產業如數據中心需要更大更穩定的供電。現時河套發展使用香港的自由網絡或大陸的封閉網絡尚未有定案;河套區與數碼港及科學園一樣沒有良好的交通規劃,像數碼港21:00尾班車根本不符合IT人24/7的工作需要;至於吸引外資的能力,請參考2013年Google打算在將軍澳興趣數據中心,最終因地價太貴及配套不足而放棄,資金一分為二分別在新加坡及台灣興建數據中心;最終河套區可能成為一個如數碼港般的酒店及高尚住宅項目。其實香港大部分的科技公司仍然集中於觀塘、荔枝角及鰂魚涌的市區地帶,請不要硬把河套區與科技發展拉上必然關係。

在預算案中第68節提到撥款100億予香港科技園公司,當中30億為興建科研基建及設施,另外70億會用作加強對其租戶和培育公司的支援,以及園內設立智慧園區。在69節提到撥款2億予數碼港,加強支援初創企業及促進數碼科技生態發展,亦即基金。香港創科項目出名無疾而终,包括大家熟識的智能咖啡機及磁能線,數碼港及科技園公司仍未能就資助項目達至最終成果作有效監察,盲目投資只會浪費稅金而最終無所獲。不過鼓勵發展創新科,基金仍然是重要的一環,不過一直交託數碼港及科技園公司管理筆者的確質疑。其實在預算案中第72節提到以稅務優惠形式鼓勵科技行業再工業化,以市場衡量那些公司更值得支持,應該比起基金更公平。

預算案中第70節中提及推廣電子競技及發展,其實電子競技本身是一種文化活動,本身與創新科技關係不大,推廣文化應從各區各處推廣,鼓勵現時網吧改變烏煙瘴氣的型像,增加較少型的比賽場地,推廣電競活動及周邊文化,只單單支持數碼港發展並不足夠。科技發展方面,香港大部份遊戲公司並無開發附合電競標準的遊戲,大部份開發仍以收費手提遊戲為主,預算案中想如何支持電子競技在科技層面上發展,本人無從得知。

500億欠缺了什麼?

其實在整創新科技章節中,聚焦的四大範疇中並沒有為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而著墨。

要發展智慧城市,過住依靠智能交通燈這種交功課式的投資並不是筆者期望。發展智慧城市需要良好收集及管理大數據,鼓勵民間及商業公司使用大數據開發方便市民的程式。此外亦應撥錢鼓勵政府、公營機構及服務行業更新電腦系列。政府服務及申請數碼化、醫院管理局更新已開發超過15年的病歷系統、以專營權的條件強迫公共交通工具開放數據、資助停車場更新發佈車位資料,都是發展智慧城市必需做的,可惜預算案中並未有任何投資。

在金融科技發展,現時世界正走向多元化,香港在90年代曾以八達通領先潮流,經驗20年的沉淪,香港又逐漸落後了,無論電子支票、電子錢包甚至Visa Pay都不能興起。其實要發展金融科技,政府的支援及投資並不可少,看看支付寶如何在大陸盛行就可知一二。當然我們都金融科技的私穩保陣有更高要求,不過政府的角色並不簡單,看看公營機構只收現金就知政府如何落後!

總括而言,財政預算中對創新科技的投資雖大,但真正對症下藥的政策並不多,筆者更擔心河套區及科技園項目,借發展為名利益輸送財團。由於創科成為財政開支的重大項目,更密切監察政府如何洗錢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