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楊偉雄衰啲乜?

楊偉雄衰啲乜?

創科局局長楊偉雄上任之初見記者,以一句「有邊個見過Steve Jobs?未呀?我見過!我真係見過﹗」成為笑柄。一個極需要創意和科學頭腦的決策官員,首度登場,標榜的威水史居然是見過Steve Jobs,展現港式攀附名人以抬高自己身價的本領,真一鳴驚人。心水清著看在眼裡,就知道這人是甚麼貨色,smart極有限。

近日楊局長又成焦點,一是創科局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二是創科生活基金批出首輪七個項目,包括資助 400 多萬元給北角區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開發手機程式教長者耍八段錦。前者備受業界質疑,在於門檻太低,引人懷疑是巧立名目,大開中門輸入中國的科技人,壓低市價,損害有同等學歷的本地年輕人的權益。至於對後者的非議,來自高科技教八段錦給人殺雞用牛刀的喜劇感,亦因為一個街坊組織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太老土所致。畢竟,過去有太多政府放水給親建制地區勢力的例子。一個街坊組織成功中標,市民感到不對勁,實在是空穴來風。

作為非科技人,對業界所面對的困境和難題所知有限,但我留意到一點:不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創科生活基金、科技券,抑或創科創投基金,都沒有展示到決策者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和思想(我也知要求太高,但有理想情境的提出和討論才有改善的根據),而是用保守陳舊、層次不高的行政管理思維來做決策。

輸入專才的想像很簡單:有人才便好辦事,就如中超請外援一樣,恆大輕易便成為班霸。而到底需要哪些人才,交由球隊決定便可以了,球隊最清楚自己的需要,政府不用亦不應越俎代庖,只要做好把關的工作便行。問題是,這種不當教車師父的做法以往也用過,比如說優才計劃,香港輸入了不少像郎朗這類的人才,但香港的競爭力有明顯提升嗎?未有認真檢討過去和吸取教訓,便重施故技,香港的創新及高科技發展前景,如何給人信心?中超重金聘外援,球隊實力提升,產生邁向足球強國的幻想,但中國國家隊的表現呢,不是一樣乏善見陳,唔見得人?(利申:我不是主張政府必須積極進取。在無為與有為之間,政府理應有一個更可取的角色和位置,這個靠有識之士共同摸索了)

不反躬自省也非第一次。楊偉雄嘲笑申請科技券的落選者「太蠢」,卻沒有好好搞清楚是否有關計劃的申請手續太繁複,「玩殘」創投企業。一方面,顯示他欠缺尋根究底的精神和自我批判能力(缺少這些素質,如何在全球化這局棋中找到香港的戰略位置去推動本地創科發展呢?),另一方面,多少反映負責官員有一種行政官僚謹小慎微的處事作風,欠缺冒險創新的精神——在毋須賣賬給建制派的前提下---害怕出錯,擔心惹來徇私的嫌疑,所以寧枉勿縱。畢竟大市場小政府那麼久,又沒有像樣的、高知識含金量的智庫可倚靠,很難想像政府的文官系統中人有智慧和高科技世界接軌,掌握到AI時代的脈搏。知識水平未夠班,卻要負責分配資源,從而帶動一個高端的新領域起飛,究竟如何可能?

其實楊偉雄衰乜,他在第一次見記者時的說話中已見端倪。當時他引述Steve Jobs分析蘋果得以成功的兩大優勢:就是製定個個都要聽你支笛的標準,以及個個都有求於你的平台。這兩個優勢,正正是創科局最需要為香港打造的。但楊偉雄你撫心自問,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