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公私合營發展農地備受質疑 測量師和規劃師同有保留

公私合營發展農地備受質疑 測量師和規劃師同有保留

自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土供組)上月展開公眾諮詢以來,以公私合營模式來發展地產商在新界囤積的農地的選項,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民間土地資源小組」 “Citizens Task Force on Land Resources(CTF)” 今天於香港大學鈕魯詩樓舉行第六場「我城我地」對談系列公眾講座,主題為城中熱話的「公私合營發展模式」 (PPP)。

現為香港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顧問及規劃署前署長潘國城博士介紹「香港願景計劃」倡議的「公私營合作新模式」,建議可透過成立公私營合作管理局,為私人界別協調政府部門之間的意見,縮短審批公私營合作項目的時間,加快私人農地土地發展。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座教授、民間土地資源小組成員及前沙田地政處測量師Prof. Roger Nissim回應指,「潘博士的建議忽略地政總署的角色,因為地政總署才是處理地契修改及相關地政事宜的部門」,並提及「以往新市鎮發展亦是由政府全面主導,當中亦牽涉收地並再賣出作私人發展」,這是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所行使的權力(留意條例的第2條、第3條及第16條),私人地主根本難以挑戰政府。他認為若要發展新界農地,應以新發展區模式發展,由政府統籌才有更完整的規劃。

DSC01600

民間土地資源小組及本土研究社成員、城市規劃師林芷筠亦質疑,無論是「香港願景計劃」還是土供組建議的模式,也有繞過城規制度或政府協助個別發展商更易獲城規會批准發展之嫌[註一]。台下亦有規劃師質疑,若政府為某一地產商的發展計劃收另一個業主的土地,也造成不公平。

台下亦有觀眾認為,土供組及「香港願景計劃」也未有汲取天水圍的教訓,因公私合營模式而令整個發展由地產商主導,影響公共設施提供的進度,如公營街市、醫院等,影響居民生活基本所需,這才是悲劇主因。

DSC01638

今天的講座約有一百位公眾人士參與,當中不乏規劃界及地產界人士。大會亦邀請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參與論壇,當中包括前規劃署署長梁焯輝及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會上梁焯輝亦有回應,但未有清晰釐清土供組所建議的「公私合營」模式是應用於已有規劃許可的農地,還是從未有規劃許可的農地(如位於「綠化地帶」、「農業」地帶等不能發展的規劃用途) 。

民間土地資源小組主席司馬文認為今次講座題目備受關注,反應熱烈。民間土地資源小組將繼續就「土地大辯論」的重要議題舉辦講座,促進社會理性討論。下一場講座主題將關於「土地供應中的社會公義」。

由「民間土地資源小組」舉辦的「我城我地」對談系列,旨在推動公眾對香港土地資源的討論,每次邀請熟悉土地議題的嘉賓對談,擴闊參與者對香港土地現況的了解及思考。

活動錄影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