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是屯門人自私 定係政府歧視?評屯門改劃

是屯門人自私 定係政府歧視?評屯門改劃

今早城市規劃委員會開始就屯門改劃六幅土地做房屋發展舉行公聽會,數十屯門居民在保皇派區議員動員下示威,食住輕鐵站沉降的氣勢,大打「恐懼政治」牌。未起樓都沉降,起樓仲得了?

不過,當連一個保皇派立法會議員都沒有現身支持,可想而知保皇派的態度都是戲就交足,之後立法會投票繼續歸邊。

最認真反對的應該是「南浪海灣」的業主。屋前20米的社區用地突然間變成兩幢幾十層高屏風樓(如圖),無論對打算炒樓還是打算住過世的業主來說,都是晴天霹靂。有業主直言城規會的決定將影響他的一生,真的沒誇大。

可是,從主流輿論的「房屋大局」角度,這些差異通通不重要:凡是在土地大辯論中出來反對房屋供應,特別是公屋供應的,無論如何有理,都會被視為「阻住地球轉」,「個個都係咁仲得了」的自私麻煩友。

※※※※※※

今早我們團隊也去了城規會發言,我們也嘗試用「大局」去看這次改劃申請(規劃大局),看出來的結果卻是就算不採取保皇派的恐懼政治進路,不着緊南浪海灣業主的切身痛苦,也沒有理由支持這次改劃。

為什麼?

首先,先不處理地域遠近的問題,當人口增加,可負擔房屋又因為樓價暴漲而供應短缺,那按道理,由政府控制的都市規劃應該利用自身的權力,突破市場的弱點,將新增人口較為平均地、不分階層安置在各區,而不是塞到一邊。

規劃署2018年6月發表香港人口分布最新推算數字「人口分布推算2018-2026」報告書,新界人口在2016年至2026年期間增加441600人;香港島同期人口則由125萬減少至116萬,下跌90000。

政府明知土地有價會將一般市民逼離香港島,但在規劃上完全沒有「調控」措施,反而順勢做幫兇。屯門所在的新界西,單單是洪水橋、元朗南和錦田南三個新發展區,已經硬食四十萬新人口,本身已超出應承擔的比例,但政府還要打屯門新市鎮的綠化地帶主意,多插三萬人進來(11670單位,還未算大埔和將軍澳),那就欺人太甚了。

政府從不考慮在港島補回那九萬流失的人口,卻只懂向屯門綠化地帶接連開刀(這已是第二回改劃),豈非擺明歧視新界人?若政府不負責任在先,屯門人怎可逆來順受?

其二,規劃是政府制衡市場失調,解決人民問題的工具。遺憾的是,大的人口區域失衡它不處理,同時也錯過解決屯門本身問題的機會。屯門的城市發展問題是輕工業息微後缺乏就業機會,大量勞動人口每日被逼大遷徙式通勤。

屯門發展除了硬塞更多人口外,不是沒有更多可能。例如赤臘角至屯門連接路就快開通,屯門有條件成為所謂「橋頭經濟」的一部分,可是政府現在只宣傳屯門人可以去機場返工,完全沒有考慮利用新的基建,重整屯門的經濟活動,例如增闢青年創業空間?又例如,在東九龍和港島引起爭議的VTC校舍和聖公會私家醫院計劃,放到屯門是否更合適?

第三,當政府漠視以上一和二的問題,反其道而行,自然也令屯門人的生活質素與港島的差距繼續擴大。

就以普通科病床為例,規劃署的報告確認,改劃令新界西欠缺的普通科病床增至1214張,即是現有普通科病床的四成。醫管局去年預計,2024年港島西每千人口有5.5張普通科病床數目,將成為全港7大醫院聯網中比例最高的一區;2015/16年度人口與病床比例最低的九龍東及新界西,每千人口分別只有2.1及2.2張床。至2024年,九龍東將由包尾升為尾二,每千人口增至2.6張床,但新界西則變成「包尾」,只有2.4張床。

※※※※※※

就像一個學生因家境差影響成績,老師不單不幫忙協助他追上,反而多踩兩腳,罰留堂,逼他繼續「包尾」。

這些問題本應不難明白:不是屯門人自私,是政府歧視新界西居民。但在今日香港,反對建屋的罪名太大,就連說服反對派同道一起站出來,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