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SEN學童家長壓力大 研究指支援服務不足

SEN學童家長壓力大 研究指支援服務不足

(獨媒特約報導)根據教育局數據,2017/18學年全港公營中小學有45,360個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包括患過度活躍、自閉症、讀寫障礙等,佔總學生人數6.2%。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及社會發展實踐及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指出現時SEN學生家庭的社區支援非常不足,全港只有9個家長/親屬資源中心,為SEN學生家長提供服務。

大埔、中西區最少服務

報告指出現時香港有14間全港家長/親屬資源中心,為殘疾人士、精神康復者的家屬和照顧者提供社區支援,分佈在全港11區,其中9間的主要服務對象SEN學生家長,而全港有10區沒有為SEN家長提供服務的家長/親屬資源中心。

另外,全港67間政府資助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只有不足4成(26間)有提供SEN學生家長支援服務。138間社會福利署資助的青少年服務中心中,只有四分一(34間)有提供相關服務。

綜合18區,元朗區有最多機構提供SEN學生家長支援服務,共有9個服務單位,其次是有8個間的深水埗、沙田和觀塘。大埔及中西區錄得最少提供相關服務的中心,兩區各只有2間。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指出,過去調查得知,超過7成受訪SEN家長未曾使用家長/親屬資源中心的服務,亦有近半受訪者不知道有此服務。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系主任洪雪蓮表示,坊間雖然有社福機構、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提供服務,但大多是短期,並非固定,例如一次性講座、按季開辦的家長減壓活動等,相對長期的支援服務則供不應求。

P1060213
Connie

家長:初小兒子曾想自殺 壓力大無處分享

SEN學生照顧者日常面對巨大壓力,今年3月便發生一宗悲劇,一名照顧患過度活躍症的6歲孫兒的外婆,疑因壓力過大而勒死孫兒。

40多歲的單親媽媽Connie有一個就讀小五、患過度活躍症的兒子。她分享面對學校、前夫、外人的不理解,感到非常疲累,與兒子「感到好受傷害、有壓力」。她指,兒子就讀小一時,老師發覺他有過度活躍症的特徵,「桌面好亂、坐唔定、郁嚟郁去」。她帶兒子到中文大學作評估,證實患有過度活躍症,但診斷不獲校方認可,要求有公營醫院精神科醫生的診斷。Connie的兒子學業成績不俗,老師不認為他是SEN學生,他在課堂上「坐唔定、不斷講嘢」,一直被當成頑皮、不聽老師指令,經常在全班面前被責罵。

有次Connie當時的丈夫指責當時就讀小二的兒子,「看起來很輕的說話,對兒子都已經很大傷害」。兒子關上房門,安靜良久,她感到很奇怪,打開房門,發現兒子正嘗試扭開窗花的螺絲,兒子告訴她「我想死、想跳落去」。

直到小學三年級,兒子得到公營醫院醫生的診斷證明,校方始有所支援。她覺得整個過程「好攰」,經常反覆思考「係咪自己做得唔夠好」,「未做得好唔可以停、唔可以停」。她感到自己有情緒時,「好想好想搵人呻下」,但很難和其他家長分享,因為他們「好快就分享自己教仔經歷」,覺得SEN學生的家長不懂得教。她期望有機構設立小組,讓SEN學生家長「可以講下自己」。

P1060209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服務幹事郭凱盈認為,家長大多將資源放在SEN子女身上,忽略了自身情緒和壓力。她分享與家長在焦點小組的訪談,有家長因得知子女有特殊教育需要而感到徬徨。她又指有老師不認識SEN的情況,往往處罰SEN學生,又曾有SEN學生參加興趣班被勸退。她認為親戚的不理解,對孩子「全天候的指指點點」,令SEN學生家長感到大壓力,甚至有焦慮、失眠的情況發生。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在2016年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成SEN學生家長處於中等至極大主觀壓力水平。郭凱盈認為,SEN學生家長的情緒需求沒有外顯,認為政府應主動增加資源照顧SEN學生家庭的需要。

盼增撥公帑資源 長期支援家長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期望政府增加資源,使用公帑資助非政府組織增加相關支援SEN學生家庭服務,在每區增設一隊支援隊,提供穩定、持續服務予需要家庭,並在全港18區均設立家長/親屬資源中心,令各區的SEN家長都得到相關支援。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香港的SEN政策出現斷層,現時社署為6歲或以下SEN學童提供學前康復服務,惟學童6歲後幾乎不再有任何支援,家庭亦因此感到徬徨。他又認為現今支援服分散,有必要正規化令相關服務更具認可。他又建議香港彷效外國,制立個案管理制度,以家庭作單位跟進,兼顧家長、小孩兩方面。

記者:梁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