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馬人側寫高錕

大馬人側寫高錕

第一次聽到「光纖之父」高錕的名字,依稀記得是他在2009年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方知這一號人物存在。雖然物理老師亦曾經在課堂上聊過他在光纖發展史帶來了偌大的貢獻,然當時我並沒有甚多留意他的故事。真正想要對高錕「抽絲剝繭」,加深了解竟然是在他溘然長逝之後……

9月23日,和往常一樣我習慣性地在閑暇時間滑手機打發時間,不經意地瞄到了網媒報道高錕因肺炎細菌感染不治,享年84歲的消息。然而,真正引領我好奇心的是不同政治色彩的大陸及香港媒體皆對高錕的離世作鋪天蓋地地報道,一致地深感扼腕嘆息,對於他的評價幾乎零負評。尤其是近幾年中港矛盾對立頗深,加上高錕身為在香港長居近30年的大陸人,能獲得大家一致性的認可,實屬難能可貴,影響力可見一斑。

1933年,高錕出生於上海金山某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為一名國際法庭的律師。自小父母多側重家庭教育,聘請教師到家裏為高錕補習,因此高錕的童年幾乎都是在家裏度過,直到10歲時父母才將他接送到上海國際學校就讀。高錕從小即對物理及化學有濃厚的興趣,甚至瘋狂到在家裏設立特別研究室作實驗用途,可見他對科學抱有極大熱忱,奠定了未來他在科研的成功和突破。

1948年,中共入駐上海,高錕一家經多番斟酌後舉家遷移到香港。爾後,高錕考入了香港大學,但由於當時港大並沒設立電子工程系,高錕只能負笈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繼續求學,畢業後他繼續在國外與一班誌同道合的朋友展開了長期的光纖通訊領域的科學研究。

1966年,歷經幾年嘔心瀝血的研究,高錕正式發表論文,為後來光纖通訊理論奠定基礎。在論文中,高錕描繪了「烏托邦」美好的未來世界,形容一條光纖,就等同於200個電視頻道和20萬條電話線。光纖,即為由一種由純度極高的玻璃制成的纖維,把訊息化為數碼,再通過光波傳輸出去。因此,比起普通的電話線,光纖更加有效率,能在短時間內傳輸更多的訊息。

然而,當時,高錕的這項研究並沒有獲得各界重視,皆認為他「癡人說夢話」,光纖通訊前景渺茫。高錕積極向外人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甚至不惜到美國電訊權威貝爾實驗室推銷。惟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雖然如此,屢屢被拒於門外的高錕並沒澆熄自己的滿腔熱情,反而繼續通過與其他專家專研琢磨,以制作出純度更加高的玻璃用於資訊傳導。最終,高錕的努力並沒有功虧一簣,第一條光纖系統終於在1981年問世,奠定了未來光纖通訊領域的發展,掀起了天翻地覆的改革風潮,才有了今天利用光纖傳導的寬頻和互聯網。

除了在科研領域的突破,高錕亦在杏壇留下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1987年,高錕任重道遠,被受委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當時,香港中文大學創校僅30年,仍是一間默默無聞的大學,只注重教學,卻忽略了著重科學方面的研究,加之大學學者只求安於現狀,成為了港中大躋身國際的絆腳石。在任內,高錕獨具遠見,致力提高港中大的學術水平,總共成立了九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亦成立了教育學院和工程學院,成功帶領港中大擴充成為世界級研究型綜合大學,為大學多年後的發展奠下厚實的基礎。

另外,高錕最讓我欽佩的是他與學生之間的相處之道。當時,香港正值多事之秋,距離回歸只剩不到十年,而港中大亦意外成為中英政府之間政治角力的「犧牲品」。1993年,中國新華社對高錕伸出橄欖枝,獻議他成為香港的港事顧問。最終,高錕接受了任命,因為認為自己能對中國政府提出不同的聲音。

然而,這個「政治決定」招致了學生們的撻伐,並且舉辦了批判校長接受政治任命的論壇。然而,高錕並沒退縮,反而接受了學生們的邀請,盛意拳拳參與了論壇。預想而知,高錕遭受到了學生們的奚落,批評他學術地位越高,政治素養越低,被譏諷為中國政府的傳聲筒。惟高錕泰然自若,只是傻笑應對,因為他想傾聽學生們不同的思想,並認為學生們有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權利。這場風波告一段落後,校內高層曾經開會要求嚴厲懲戒涉及侮辱校長的學生,認為他們所作所為有違校風,惟高錕獨排眾議,認為很多事理應從學生角度出發,硬是保住了這幾位學生。在任內,即使意見相左,他仍積極捍衛校園的言論自由,這也是為什麽後來他離任後,仍受學生和教職員愛戴的原因。

大馬著名華教鬥士已故沈慕羽先生有一句名言:「傻瓜、傻瓜、我是傻瓜,你也是傻瓜。可惜這世界的傻瓜太少了。我願你我和一般誌同道合的人,永遠做個傻瓜,去感化世上無數自私自利的聰明人。」我覺得這句話用於形容高錕的一生蠻貼切,因為他常以最純正的直率態度看待許多課題,有人笑他待人處事如「阿Q精神」,但他絲毫不介意,堅定自己的立場,並以樂觀心態化解面對的障礙。2004年,高錕被確診罹患阿茲海默癥,興許在他離世前已經記不清自己先前的一番作為,但他遺留給世人的實體與精神遺產足以名垂青史,讓人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