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橫洲黑幕未解 三村即將迫遷 村民:我只想維持鄉村生活

橫洲黑幕未解 三村即將迫遷 村民:我只想維持鄉村生活

涉「官商鄉黑」的橫洲黑幕至今未解,但推土機已經逐步迫近,立法會工務小組於上月通過23.9億元平整工程撥款,只要再過財委會一關,便可正式展開工程,料最快於今年7月開始。面對被迫遷的永寧村、鳳池村及楊屋村村民,5年來每日每夜的煎熬,或會迎來最壞的終結。

鳳池村村民陳紹興的家前,種有一棵香港罕見的紅棗樹,樹木是20年前他與妻子成婚時種下的。今年秋收的時候,橫洲可還有機會見到滿枝紅棗?

相關報導:
橫洲棕土仍無發展時間表 作業者批政府從未諮詢

IMG_2107
因氣候關係,香港較少人種植紅棗。這棵陳紹興與太太結婚時種下的紅棗樹(圖),20年來夫婦倆每年一起享受收成,是在橫洲鄉村生活中最窩心的事。

香港的城市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橫洲的綠化地帶也是如此,不過一條朗屏路之隔,就是巴士總站、屋邨、商場這些充滿城市感的建築。

沿着朗屏路旁的水泥斜路直上,穿過一塊寫着鳳池村慶新春的紅色橫額轉左再上斜,看到一棵植在門旁的香蕉樹,這裡便是在橫洲土生土長的村民陳紹興的家。這個家由兩間兩層高和一間一層高的石屋組成,總面積約4,000呎,屋後的農田是租的,大約一萬呎。陳紹興的大仔大女早年搬離,目前陳紹興和太太葉春艷、幺女,還有繼母與姪兒姪媳共同居住。

個子高大、膚色黝黑、架着黑色粗框眼鏡的陳紹興,談到自己的家即將被剷平發展,便感到氣結又洩氣。清場日子將至,他仍然希望能夠在此養老,直至生命終結的一天。陳紹興父母的墳,就葬於他家的花園裡,意思正是落地生根。辛辛苦苦建立、傳承到第四代的家即將埋在高樓下,陳紹興當然不捨。

IMG_2113
剛走上斜坡,便會看到一棵大大的龍眼樹,是陳紹興父親搬遷到現址時種下的。今天人已不在,門前大樹仍繼續為一家人遮蔭擋雨。

陳紹興一直拒絕接受政府賠償方案,究竟他要求什麼方案?陳紹興的回應斬釘切鐵:「唔使搬咯!」對於外界質疑村民只貪求更多賠償,陳紹興慨嘆:「我其實只係想維持鄉村生活。」

目前賠償方案,並不能令他維持現有生活。他指即便獲得最高的核准特惠津貼金額120萬元,亦不可能買到與現時居住規模相近的石屋。至於選擇「上樓」,亦需暫時在過渡性房屋暫住,待2023年專用安置屋邨建成後,方可以租住或購入。方案雖然不設經濟審查,但居民要證明自己在現址連續居住7年。被裁定為「完全違規構築物」的住戶,更只可申領小額住戶搬遷津貼。

陳紹興一家已經是第二次被迫遷。1980年代,政府因興建朗屏路需安排賠償安置,陳紹興憶述當年的官員富人情味得多,辦事能力也較高。最後陳紹興的爸爸選了在山墳旁的一片土地作新居所,那時家人的想法是「點都唔會發展山墳邊啩?」

不過30年後,當年以為的不可能,最終竟然成真。

IMG_2116

地政處、房屋署和漁護署等政府部門每次到訪,陳紹興均會表達不希望搬走的意願,不過官員就只會重複法律程序。這些年,村民放工回家後,往往會發現地政處留下的冷冰冰的通告,有時是關於最新的賠償安排,有時是地政處曾到訪的記錄。

今日的政府不是1980年代的政府,沒有讓他們可以延續鄉村生活的選項。在連年的抗爭中,陳紹興漸漸發現政府不會聆聽他們的訴求,變得愈來愈消極。陳紹興本來也參與「橫洲綠化地帶關注組」,與其他村民一起爭取,但漸漸覺得無用而淡出,太太則繼續參與會議。他與太太均坦言不知如何應對即將來臨的清場,只能「過得一日得一日」。

由於不知何時將被迫遷,陳紹興自2014年起便未敢再花錢裝修家居。即使圍牆破裂導致蟻患、雨水入屋亦未有處理。

IMG_2041
陳紹興的農地能種出多款特色農作物,他介紹著香港稀有的日本芋頭時,面露歡顏。

5年來,政府的冷待、漫長而沒有結果的抗爭,都教陳紹興灰心疲憊。只有談到家中的果樹及農作物,陳紹興臉上才流露出自信與喜悅。他如數家珍地說,香蕉樹從前滿佈橫洲,木瓜樹則要種在山上才能開花結果。2017年,漁護署派員盤點果樹,陳紹興將部份木瓜樹移植至收地範圍外,但最終未能成長。

木瓜樹移走後無法生存,人呢?鄉村人塞入城市高樓,是否真正的安置?所謂發展,是否必然代表城鄉的對立與犧牲?

IMG_1911
訪問期間,陳紹興的愛犬阿寶不斷逗人玩樂,可愛非常。

自2016年起走入三村協助組織的土地正義聯盟成員區國權表示,若村民堅持不遷離,會與他們堅持到底。他認為市民應該記住橫洲事件的不義,記住沒權沒勢的非原居民,如何在地產商及原居民的權益下犧牲。他又指出,現時發展的「第一期」綠化地帶只建4,000公屋單位不痛不癢,無助解決住屋問題,是「盲搶地」、亂規劃的表表者。

平整費高同類項目3倍 兩億建拜山通道 文件乜都無

橫洲「第一期」平整工程費為23.9億,因選址位於山坡地,導致每個公房單位的基建成本近60萬元,是同類項目如大埔第9區及屯門第54區的3倍。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在審議期間追問文件中的「地下通道」造價,獲回覆為兩億,興建原因為尊重原居民傳統權益,令他們可以由村落直接步行往山墳掃墓。

兩億造價令市民嘩然,在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剔除該「地下通道」的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指,政府文件就「地下通道」的資料完全欠奉,「連人行底定車行底都唔清楚」,會要求政府提供更詳細的資料。

記者:黃麗穎、趙芝婷
攝影:陳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