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灣仔新「星」硬撼民建聯十年區議員:再等唔知世界會變成點

灣仔新「星」硬撼民建聯十年區議員:再等唔知世界會變成點

(獨媒特約報導) 烈日當空,在人來人往的灣仔鵝頸橋街市中,一位身材高眺、臉上架著圓框眼鏡的男生正彎著腰,向途人派發單張。這位男生叫麥景星(阿星),正積極考慮參選今年區議會選舉的灣仔「鵝頸」選區,挑戰已當選十年的現任民建聯區議員。敢於站出來只因不甘沉默,他認為在這個大時代下已不可再等待了,「再等多一屆、兩屆,這世界會變成如何呢?」

站出來才對得起自己

阿星在大學時期修讀社會學,他不諱言自中學起已關心社會事務,希望有朝一天可以學以致用,改變現行千瘡百孔的社會狀況。他指本來希望在畢業後,先累積不同工作經驗,然後再考慮投身政治工作。但世界原來不像他預期,社會狀況因反送中浪潮而一發不可收拾,遂激發他提早踏上地區工作的路途,並積極考慮出選灣仔「鵝頸」選區。他指由6月時、運動初期已開始思考自己的崗位,「有人做國際連結,有人做文宣,其實我一直有抱負做政治工作,覺得在這個機會、這個大時代下不可以再等了,再等多一屆、兩屆,這世界會變成如何呢?」

_DSC6131-2

對於一個僅27歲、從沒有政治工作經驗的素人而言,要投入地區工作並不是容易的決定。阿星坦言在7月正式落區前也曾左思右想,自己應該投身議會路線,抑或是利用自己數據分析的專業背景,退居幕後輔助他人。「我覺得從事政治工作,是要抱住全情投入的心態,很多人未敢考慮參選可能是無法突破心理關口,要全情投入?還是工餘時間幫忙?我問自己,既然我相信自己的理念,究竟我可以去到幾盡?」阿星道。

他又認為,歷時超過三個月反送中運動也推了他一把,「香港人在這刻如不放手一搏,去做到自己所有最好的東西,我們是無法取得勝利的。」阿星早在數月前豁了出去,辭去原本在商業公司的工作,將所有心機和時間傾注在灣仔的「鵝頸」,「與其保險的退居幕後,不如盡自己能力站出來,那樣才對得起自己」。

_DSC6115-2

盼議會開放 連結街坊 令陌生人成朋友

阿星在灣仔出生、成長、工作,笑言「整世人都在灣仔渡過」。在他眼中,灣仔除了濃厚的親切感,更是很多元化的一區,「去修頓踢球已經可以見到很多外藉人、南亞裔、上班族與學生,甚麼人都可聚集連結起來,社區也是一樣。」他特意為不同年齡階層設計健康活動、開學活動、以及節日活動等系列,當中包括瑜珈操、物理治療工作坊、拍攝學生相、桌上遊戲遊樂會、量血壓站、收集月餅等等。日子有功,阿星與素未謀面的街坊逐漸打破隔膜,由互不相認成為了朋友,「跟進了幾個個案,他們之後來說聲多謝,感覺與他們連繫起來,有些街坊更成為了朋友。」

他認為社區在轉變,區議員角色也在轉變,「不應只有蛇齋餅粽,可以帶給居民更多新的活動、新的知識,讓他們知道原來有其他東西可以帶走」。他認為很多人仍未理解區議會的工作,甚至不清楚區議員的職責,批評現時區議會如同在「密室中開會」,「為甚麼市民會不知情?因為它(區議會)本身已很封閉,整個區有萬多人,但只有20個旁聽席。市民不會知道在哪裡開會,區議會的文件又冗長,誰會有心機去看?」他建議區議會會議可移師維多利亞公園舉行,會議亦應進行網上直播,讓市民可以即時與官員對話互動。

_DSC6060

批民建聯懶惰 只顧蛇齋餅粽

現時灣仔區議會共有13席,建制派佔12席。「鵝頸」選區多年來更是民建聯的囊中物,現在區議會、民建聯灣仔支部主席鍾嘉敏在2009年補選一役勝出後,便一直連任至今,其中在2011年更是在無對手挑戰下自動當選。於去屆選舉,多區素人落區搶攻區議會,鍾嘉敏仍以1,018票大勝取得723票的「傘兵」何泳嘉。

阿星指民建聯在區內主力籌備「蛇齋餅粽」的活動,對地區議題及樓宇法團的工作都十分不足,更批評現任區議員懶惰,「鵝頸有很多老舊問題,鵝頸天橋滴水,滴了十多年,為甚麼不聯絡路政署跟進?」他又指,「鵝頸」是銅鑼灣中心區,人多車多,區內的噪音問題早已被視為死症,但他卻不甘現狀,希望為市民的生活環境帶來更多改善,「我找過環保署與路政署,其實他們是有新措施與資助計劃,只是視乎區議員有多著力去跟進與爭取。」

他強調居民對社區問題「習慣成自然」並不是健康的氛圍,「不應如此悲觀,我們其實可以一起『搞得掂』。」他曾親身量度噪音問題,最後測出78分貝,超出住宅區的道路交通噪音低於70分貝的標準,並建議署方加裝隔音屏障、為樓宇更換減音窗,以及在道路上鋪墊隔音物料。

改變社區,心動不如行動。

記者:周頌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