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東北迫遷展開復耕無著落 農戶續爭取「我哋會繼續種,唔會放棄!」

東北迫遷展開復耕無著落 農戶續爭取「我哋會繼續種,唔會放棄!」

(獨媒特約報導)馬寶寶社區農場今日舉行記者會,指政府突然提早一年至2020年收地,著農戶下週前就復耕方案「四揀一」,但四個方案各有問題。馬屎埔村民盧先生斥四個方案苛刻無理,「我已經放棄咗自己嘅家園,點解連遷置嘅安排都唔可以做好少少?」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希旻則表示會爭取更合理的安排,只要有氣有力、有塊田,「我哋都會繼續種,唔會放棄!」

政府日前通知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影響的村民,表示最後一期的收地日期將由2021年提早至2020年。政府又要求農戶提交意向書,就四個選項即農業園、特殊農地復耕計劃、農業遷置及不打算復耕「四揀一」。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希旻斥,四個選項各有問題,其中「農業園」及「特殊農地復耕計劃」均不可以「耕住合一」,農戶不能長期住在農田旁,不符農業運作需要。區希旻斥政府選址農業園於蕉徑,但該處本是優良農業社區,政府卻因興建農業園迫走蕉徑農民,再將馬屎埔農民遷進是極之荒謬,「我們唔想成為拆人屋企、毀人生計嘅幫兇」,表明馬屎埔村民不會考慮農業園。

此外,政府原承諾在「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下提供10塊土地供東北村民選擇,但後來又以「缺乏道路讓政府的工程車進入」為由,抽起當中五塊土地。「計劃」下提供的可供復耕的面積,亦只有49斗地,新界東北共33戶受影響村民平均均分得1.5斗地。區希旻表示,以她家為例,生產農地面積已達10斗地,而一般農民至少需4斗地,現時政府預留的土地不足農民維持生計。

租用政府土地亦限制多多,區希旻指政府提供第一次批租時限為五年,其後需續約。她稱農民正正需要五年建立一個穩定的農業生產基地,但之後竟然只能每季續租,農民需承擔極大風險。

政府聲稱的第三個選項「農業遷置」,要求農民與私人土地地主接洽,區希旻質疑安排對農民全無保障。「如果我租地,一兩年內地主趕我走咁點?」

IMG_1115

出席記者會的馬屎埔村民,亦斥政府分階段收地,是利用地盤噪音及污水間接逼走他們。村民盧先生批評新界東北範圍內的恆基地盤可以先行發展,質疑「明明就喺我哋村口,點會唔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嘅一部分?」結果地盤的黃泥水湧到居民的家中及農地,令他們難以繼續生活。盧先生亦指,地盤打樁造成地震滋擾,引起的沙塵同時破壞鄉郊安寧,日後政府分階段收地「收完地又即刻開工,我哋街坊都未到逼遷期限,但附近啲地盤係咁滋擾」。他表示一眾農民均明白港人住屋訴求,故願意配合發展、奉獻幾代人辛苦經營下來的土地,「然而,我哋連最基本嘅一個妥善嘅賠償同安置都無。」

區希旻表示,搬一個農場比起搬一個舖頭、搬一個家更加困難,需要長時間、不同條件才能重新建立一個農場。她指他們一家幾代人都扎根這裡,對土地有很深厚的感情,惟見社會住屋問題嚴重,也答應遷出家園讓政府有土地建公屋。「香港房屋問題搞成今日咁樣,係政府嘅問題,唔係我哋農民嘅問題,請唔好製造假對立、將房屋問題嘅責任推比農民。」區希旻發言時不禁落淚,另一名村區先生亦指內地菜直送到港後,本地農民生計十分艱難,「但香港係需要有自己嘅農業,所以幾艱難都好,我哋唔會放棄」。

區希旻最後說,作為本地農民,最希望的是香港人可以吃到來自這遍土地的菜。她勸政府停一停、想一想,停止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停止逼遷行為、重視檢視農業政策及探究香港社會永續發展的可能,「做一個以農為本、以人為本嘅政府」。她承諾香港農夫只要有氣有力、有塊田,「我哋都會繼續種,唔會放棄!」

記者:馮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