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走對了一步,但真正考驗在後頭

中大走對了一步,但真正考驗在後頭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前日公開與員生、校友見面。對話會上,氣氛很不愉快,有同學甚至用鐳射筆照射校長。由於校長態度保守而冷淡,當一個被性暴力傷害的女同學哭著要求校長幫她發聲,得到一句譴責所有暴力的回應,更是全場嘩然,同學悲憤莫名。

對話會後,憤怒的同學圍住校長座駕,不讓他就此離去。(熟悉中大歷史的朋友該知道圍車舉動很平常,當年殺系風波,校長金耀基的專車便被學生會圍堵過)但峰迴路轉,段校長最終願意和部分學生閉門後續面談,而這一次接觸,居然打破先前的僵局,校長答應同學所求,並承諾一星期內會出聲明譴責警暴。同學對段校長的評價由負面轉為正面。事情暫時平息,留待下回分解。

據知情者所講,校長反應前後不一,關鍵在於私下會面時被同學的話觸動。以段崇智的個性和經歷,本來是很難明白、代入抗爭者的遭遇和切身感受,但一位同學哭訴自己和家人的矛盾,那種無論外面誰對誰錯,總之「一家人,有事我攬你」的無比溫情,卻很能夠connect他。因為有真正的connect,冰山終被劈開,扭轉了事態的發展。

事實是否果真如此,留待校長日後剖白,但這樣戲劇性的發展,至少有兩個啟示:

第一,過去幾個月,段校長一直避免介入反送中抗爭,被不少員生和校友所非議。有理由相信,除了因為他躲在象牙塔內太久,不食人間煙火,也受著當CEO的心態影響。

大學高層以管理企業的心態處理校政,乃過去十多二十年大學界的普遍現象。一方面中共加強對大學界的滲透和操控,培植技術型官僚管理大學;另一方面,各大學要遵從教資會的遊戲規則,爭排名,爭撥款,由上而下都陷入一種衡功量值的市場邏輯中。只要大學校長無意識到自己也是教育工作者,有人文精神的面向,便會設法排除價值問題的爭議。明哲保身也是很自然的選擇,在政治議題上不作為,不發聲,甚至和當權者同一鼻孔出氣,正是長袖善舞的大商家本色。大學高層也有樣學樣起來。

大學校長的職責,與其說是社會的道德榜樣和意見領袖,倒不如説是搵銀和捽數(論文數目)的行政機器。段校長空降中大,對學生和社會欠缺同步感,遑說對中大有深厚的認識和感情。校訓、校徽、歷史文化這些東西,是不會幫一個大學高層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同的。只要教硏人員在一流學術期刊少了出文,大學的排名下降,大學便會受到輿論壓力,教資會也隨時會削減撥款。大學校長有時間也用來聯絡大筆捐款者,怎會不務正業,走去追新聞,以及深入接觸學生,體察民情,持續反思象牙塔的存在意義呢?

這樣說,並非指做硏究不重要,而是想點出大學過度爭名逐利,對本身和社會的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逐漸浮面。最值得人深思的是:香港的大學每年花費數以十億計的公帑,排名是有所提升,但香港整體的創造力和再突破能力卻持續走下坡,造成一代人的無望,到底作為知識火車頭的大學界及其高層要負多少責任呢?

說實話,至目前為止,段校長的表現,與前兩任的劉遵義還有一段距離。劉遵義是會在學生被社會公審時踩多腳,出警告信予備受壓力的學生。有興趣深入了解者,可找非官方史書《中大五十年》來查看一下。

第二,未來幾天,到底段校長會否真的譴責警方,又或會用甚麼措辭譴責,尚存不少變數。稍有常識者都估得到,中共會派人向校方表達關注。校方最終能否抵受得住壓力,表現一間大學應有的情操和風骨,暫時來說,不能太樂觀。

但姑勿論如何,中大高層星期四晚的表現,都是值得肯定的。而整件事的轉捩點,就取決於段校長被困於車內時的一念之間。假若他和林鄭一樣不肯轉彎,或因為被學生咒罵和衝擊,下不了台,硬了心腸不退讓,那最終便可能變成報警收場。催淚煙和橡膠子彈又再次成為了主角。

當然,就算再見面,雙方都是connect不到,死結也是無法解開,結果可能無分別。幸而段校長未至於是林鄭或劉遵義,仍有起碼的同理心,在最後關頭,做出正確的決定,中大人才暫時逃過一劫。

香港的未來,大家都知道很危險,除了眾人的努力,還需要非常好的運氣。而其中一種運氣,叫做一念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