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中的耶穌與殖民暴政

歷史中的耶穌與殖民暴政

刊於2019/10/20《公教報》

追尋「歷史中的耶穌」,是近代聖經詮譯應用歷史批判方法下的重要課題,即相關經文的時代背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甚至連作者的生平、社會背景及身處的各類思潮,都有助更確切地理解經文,而對近代神學發展影響深遠。

因此,耶穌身處的社會時代背景亦是了解其言行的關鍵,過去廿多年,研究羅馬帝國殖民管治的影響,更是釋經學不能忽略的。舉例說,耶穌被判刑釘十字架,但為何是這刑罰而不是其他呢?為何耶穌會叫他的門徒背起十字架來跟隨祂?

耶穌生前及死後的幾百年,以色列民一直扺抗不同帝國的暴政,而十字架酷刑是羅馬帝國對付反殖動亂的手段之一。耶穌常引生活例子施教,也不避談政治,以十字架來教誨群眾,不要害怕羅馬暴政而喪失靈魂,像附魔一樣,失去人性的自主或對上主的信靠,或放棄守護弱小、團結互助的社群生活而變得自保。這有助解釋為何耶穌的醫治驅魔與信德有關。耶穌過海渡峽,四處驅魔治病,在荒野中餵飽群眾,這些行徑可讓以色列民回憶起,上主拯救他們祖先過紅海脫奴役、曠野中依靠天降瑪納維生的經歷,以抵抗殖民暴政,信守天主的正義仁愛。

迫令效忠是殖民管治的另一手段。羅馬殖民政策藉苛徵重稅,供應統治階層享樂,亦以此作為表忠。因此,有人想要陷害耶穌時,便問他應否納稅給凱撒,若耶穌為保對上主的忠誠而說不,便可被以言入罪,故耶穌沒正面回答,卻透過表達對上主的效忠來拒絶凱撒的殖民暴政。

由此可見,探索歷史中的耶穌,便更深認識到耶穌的言行與殖民管治的關連:耶穌沒甘於馴服於強權暴政,也沒讉責以民抗殖反暴政,他未必想避談政治,反礙於殖民管治而不能暢所欲言。故此,神父講道時,若要剖析經文的含意,根本不應避談相關的時代背景及當中的政治含義,以指出全面的福音原則或價值。當然講道非一般的政治表態,但自我們這個信仰群體的祖先,在指出信仰超越人世生命的同時,不是已承繼著反奴役反專制暴政的信仰立場嗎?當耶穌也用十字架作宣講時,我們又豈能主動廻避富政治含意的講道來損害福音的整全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