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團體倡女性尿兜減排隊時間 轟政府翻新公廁進度慢成效差

團體倡女性尿兜減排隊時間 轟政府翻新公廁進度慢成效差

(獨媒特約報導)審計署早前發表報告,發現食物及環境衞生署管轄的公廁殘舊、設施損壞,近兩成過去10年無被納入翻新計劃,逾半廁所男女廁格比例也不符1比2的標準。一直關注香港公廁狀況的香港廁所協會巡查全港多區公廁,發現不少經翻新的公廁管理不善,問題仍無改善。協會批評政府對涉及全民衛生的公廁關注不足,形容在香港這大都市仍有廁所「追不上第三世界國家」。協會又倡議設立女性尿兜,以解決女廁的排隊問題。

LD4A6592
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

批廁所翻新進度緩慢 「趕住交場」問題多多

香港廁所協會巡查了全港18區約160間公廁,發現不少有臭氣沖天、地台濕滑、廁所損壞等問題,其中北河街街市有水浸問題,情況最差。

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批評,政府去年撥出6億元,用5年時間翻新約240間舊公廁,即每年只翻新48間,進度極為緩慢,若依相同進度翻新全港798間公廁,將需時16年以上,速度遠遠追不上需求;而計劃翻新的廁所只佔全港公廁的三成,屬不可接受。

香港廁所協會秘書長崔妙瑩直言,今年巡查的百多間公廁中,其中15個經政府全面翻新,雖加裝了家庭廁所等新設施,惟仍有積水、沖廁水不足等問題,更有廁所的沖廁制壞掉,需要封起。以調景嶺一個全面翻新的公廁為例,男廁的梘液瓶無法使用,而女廁的腳踏沖水也有滲水問題,五格中有兩格需要封起。崔妙瑩批評政府的翻新工程只是「趕住交場」,「冇改善到問題,只係洗手間新咗」。

LD4A6642

倡女性尿兜 批政府零回應致落實無期

協會又倡議,設立女性尿兜解決排隊問題。熊志權表示,女廁往往大排長龍,現時公廁男女廁比例只有1比1.5,遠較1比2的標準為低。由於舊公廁的結構難以改動,故他提倡增設於歐美等地舉行大型活動也會使用的女性尿兜,供女性站立如廁,比起普通廁格節省一半空間,成本也較廉宜。

崔妙瑩即場示範使用女性尿兜。如廁前女士可將隨身物品置於尿兜上方的架,如廁時,再將一款漏斗形狀、以可分解紙張製成的輔助器「女士尿斗」較闊一端置於尿道口,再排尿到尿兜。使用完畢再將尿斗棄於垃圾桶。

LD4A6625

崔妙瑩表示,女性尿兜能大大節省女廁的排隊時間。女性一般坐下如廁需時2至4分鐘,若使用尿兜站著如廁,則可縮短至1.5至2分鐘。

她又補充,若女士坐下如廁,私處整個範圍均會弄濕,而使用尿斗,則只有尿道口會沾濕,也不擔心滲漏問題;比起廁紙,尿斗接觸女性私處的範圍更少,更加衛生,而使用完的尿斗棄於垃圾桶,也能大大減輕廁所淤塞的機會。鑑於不少女士或較為保守及擔心私隱問題,協會亦建議可於尿兜旁加裝浴簾及圍板。

協會去年曾與理工大學商討女性尿兜試行計劃,惟最後不了了之。熊志權坦言,要落實女性尿兜,須得政府許可,惜曾多次與食環署等部門聯絡都「冇乜回應」、「反應麻麻」,協會亦無力強迫政府採納相關建議,唯有自掏腰包裝置女性尿兜,盼能喚起社會關注,盡快落實解決問題。他籲政府多關注公廁問題,盡快成立公廁工作小組,並多與協會在內的民間組織緊密合作,「唔係閂埋門做皇帝,鍾意點做就點做」。

記者:黃蕊獻、梁筱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