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學者倡區議會開放數據 辦社區報增公民參與

學者倡區議會開放數據 辦社區報增公民參與

(獨媒特約報導)灣仔區議會昨日(6月29日)舉行開放灣仔區議會工作小組,邀請專業團體及學者出席,就如何開放區議會發表意見。有出席者倡議區議會的文件格式應更便利市民,例如採用DOCX而非PDF,另有學者建議發展社區報,令公民有參與的渠道。

香港開放數據諮詢委員會代表黃浩華指,區議會的數據並無統一格式,他重申數據必需完整、原始、及時及一手,才能提高區議會透明度及保障公眾知情權。他提到的資料包括區議會就出席率、利益申報、議員動議、投票紀錄以及地區小型工程及社區參與計劃的資金如何運用。

香港開放數據諮詢委員會代表 黃浩華

目前十八區區議會文件均採用PDF格式,黃浩華認為文件如以PDF而非CSV及EXCEL紀錄,使用者難以應用數據。他又提到目前區議會的會議紀錄經過處理,與原意或有偏差,區議員收到會議紀錄草稿後已六星期,待通過是已是兩個月後會議,出現延誤,不乎開放原則。

翻查資料,目前僅有西貢區議會會提供議員獨立的投票紀錄文件,其餘各區均只會顯示於會議紀錄內。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席講師梁啟智則認為,開放議會的目的是要提高公眾參與,而重要的工具便是社區報,令居民有直接參與渠道。他建議三個區議會推動社區報的選項,分別是直接資助公民記者、以「社區參與計劃」方式資助民間團體出版或直接由區議會官方招標出版社區報。

中大通識教育部的領袖課程副主任 梁啟智博士

梁啟智提到他2018年參與獨立媒體(香港)的社區報出版計劃,模式為眾籌啟動30多萬資金,然後由一名專業編輯協助各社區報建立團隊。他指這模式優點是令工餘時間參與的社區報團隊成員,能有足夠的指導下成長,「有個人可以帶住佢地做」,目前《馬聞》及《元居民社區報》而逐漸獨立成型。

對於第三個選項,即直接由區議會「官辦」,梁啟智指好處是資源穩定,但需建立足夠的防火牆,避免將議會的政治爭議帶入社區報,辦報時需定下清楚原則,維持社區報的編輯自主。

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亦有出席會議,介紹「民主社區互助共融計劃」,計劃由收集居民意見、舉行討論會到設立電子投票平台,協助區議會了解民情。鍾庭耀提到他在20多年前,因為香港大球場舉辦音樂會引來噪音問題的爭議,市政局進行民調,並根據結果實施噪音管制,減少大球場的音樂和娛樂活動。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 鍾庭耀

有出席團體則倡議區議會從收集數據入手,Unlimited Hong Kong 代表呂妙敏關注垃圾處理及回收問題,認為區議會需收集和分析有關區內垃圾及資源的線數據,以便制訂對策。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指,灣仔區交通繁忙加上街谷效應,空氣污染嚴重。他倡議社區公共健康風險黑點(空氣污染)管理計劃,制定黑點定義和清單,提高大眾意識。

工作小組主席張嘉莉建議七月再舉行會議,商討下一步行動,指工作小組或可與區議會其他委員會合作,推行垃圾處理及回收研究。區議會主席楊雪盈指香港大球場計劃重建,可考慮就計劃進行民意調查,並研究如何推動在灣仔出版社區報。

區議會文件格式方面,工作小組要求民政處就是否能同時上載PDF及DOCX回應,並認同跟進其他開放數據的建議。

主席 張嘉莉
工作小組主席張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