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重溫《天若有情》

重溫《天若有情》

未曾後悔

導演陳木勝近日因鼻咽癌離世,終年五十八歲。朋友紛紛談起由他執導的電影《天若有情》,令我心血來潮,翻看一遍,重溫剎那的浪漫。從佈局來看,《天若有情》幾乎是港版的《鐵達尼號》,一樣講千金小姐愛上窮小子,最後二人必有一死,成就淒美的遺憾。但我偏愛《天若有情》更形曲折的心理描寫。Jack 與 Rose 的愛像野馬脫繮,一往無前,所有阻力皆來自外面。而華弟一開始非但沒有費力去追女仔,反之百般逃避,千般刁難,不敢承接Jo Jo 拋出的心意,愛得似捉迷藏。令我想起太宰治那句自況的名言:「懦夫!連幸福都怕,碰到綿花也會受傷。」

中途有一幕,Jo Jo 擅入華弟家,幫他執屋兼煎藥。結果心情不佳的華弟發酒瘋,掃跌傢俬,打碎藥壺,喊道「我不喜歡房間這樣乾淨」。第一次看時,不明所以,心想 Jo Jo 太可憐了,何苦華弟拿珍惜自己的人來發洩情緒呢?後來想通了,那是自卑的緣固,他下句就說「我是黑社會」,示意自己根本不配安樂。礙於身世差異,由一開始華弟就沒信心兩人能走下去。即使一度沉溺溫柔鄉,考慮過為 Jo Jo 金盆洗手,但周遭的人事皆在提醒他別痴人說夢。面對感情,Jo Jo 反倒是勇於進取的一方。她闖入僭建小屋,整理得井井有條,賦於華弟一個宜室的家。華弟卻不領情。整潔的房間就跟突然闖入的幸福一樣,只會為朝不保夕的他徒添哀傷。

每次重溫一齣電影,你會更注意細節。《天若有情》之所以耐看,在其強烈刺激感官之餘,頗多細節都處理得份外巧妙。像華弟強行矯正 Jo Jo 電單車後座上的坐姿、用一張剪報交代華弟母親為情自殺、Jo Jo 入賓館厠所時因緊張而被自己的鏡像嚇到、華弟說最怕食象徵圑圓的月餅、剛從澳門返港龍鳳枕就撕得粉碎,都是令人津津樂道的場口。

已有高手寫影評時,談過斯德哥爾摩症及吊橋效應。我沒太多理論,看身邊人的反應就最真實。由華弟拋牛仔褸給 Jo Jo 蔽體再拋電單車頭盔一幕始,伴侶就讚嘆道:「這種男生,哪個女生不動心呀?英俊、勇敢、粗中帶細,又有悲傷的過去。」同時背景徐徐奏起 Beyond 那首《灰色軌跡》,完全教她心醉神馳。如今再也拍不出這樣一部港產片。最後定格在空蕩蕩的夏慤道上,好生感慨。

青春無悔

尤深刻者,必數配樂。相信不少人觀賞過後,都會深深迷上主題曲《天若有情》,那曼妙旋律必如夢魅般縈繞不散。但第一次聽時,覺得歌詞著實奇怪,不太襯江湖片意境,後來才知背後另有故事。原來作曲人是羅大佑,李健達及李默填詞,難怪有股台灣老歌的文藝氣息。而這首歌同時有個國語版,叫《青春無悔》,且由羅大佑親自填詞,鄉土情懷更濃了,跟黑幫暴戾的打鬥的畫面也就更不搭了。但細看歌詞後,也能想通箇中道理。

雖然主題曲徐徐響起時,華弟正準備手刃仇人,撕殺數回後,最終自己也倒進血泊中,但歌詞更似在訴說 Jo Jo 的心聲。Jo Jo 邂逅華弟時才十七歲,正值妙齡,即將要遵父母意思出國升學。臨行前,與華弟意外擦出愛火,不就是 Jo Jo「春青的一剎」麼?往後回首,想起「某段失去了的聲音」,不就恍如置身夢裏,「期望重拾當天的一切」,欲與隔世人再相伴一會?

粵語版的《天若有情》,詞較含蓄,用了第一身視點,代入 Jo Jo 的心境來訴說衷腸。國語版的《春青無悔》則表露得更明顯了,用了上帝般的第三身視點,旁述兩情相悅的宿命,以及 Jo Jo 如何徹夜不眠去思念故人。副歌卻換回第一身視點,懇求夢中情郎看自己一眼,「莫讓紅顏守空枕」。

這首歌還有後話。粵語國語兩版的主題曲,皆由袁鳳瑛演唱。後來卻出現了首幾乎一模一樣的國語歌,但另名《追夢人》,由鳳飛飛演唱。原來《追夢人》是羅大佑為悼念三毛而改編的作品。一九九一年頭,《天若有情》上映半年後,著名作家三毛於台北榮民總醫院病房內懸樑自盡,享年四十七歲。羅大佑與三毛惺惺相惜,乍聞噩耗,就尋思為亡友譜曲一首。結果就在舊作《青春無悔》的基礎上,略施潤色,兼加上四句來刻畫三毛,原曲就轉世重生成《追夢人》了。例如「冰雪賦予含淚的你那難隱藏的光彩」一句,換至《追夢人》,則改成「冰雪不語寒夜的你那難隱藏的光彩」。

說回電影。若主題曲屬於 Jo Jo,那另外三首由 Beyond 創作的插曲則屬於華弟。《灰色軌跡》乃華弟自憐身世,《是錯也再不分》坦言風雨同行的決心。而對應 Jo Jo 的《青春無悔》,華弟最終的心境寫照就是《未曾後悔》,或國語版曰《短暫的溫柔》,皆他臨死前的自白及寄語。

就好比《鐵達尼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青春無悔》同樣是女主角事過境遷後,為追憶剎那浪漫而唱的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