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茶果嶺村人情在 天后舞龍油然哉

茶果嶺村人情在 天后舞龍油然哉

(封面圖片來源:壕華龍獅麒麟會)

記者/攝影:樹心、留白、花見

茶果嶺村有逾400年歷史,建於清朝初期,在香港開埠前已經有人聚居。昔日茶果嶺為首,與牛頭角、茜草灣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是九龍十三鄉其中一鄉。茶果嶺更是打石業一大龍頭,見證著東九龍自七十年代的高速發展。時至今日,這裡的一磚一瓦猶可重塑當年打石業和傳統遺留的歷史痕跡。本期《集油》會和大家一同探索茶果嶺這塊歷史瑰寶,了解珍貴的本地傳統文化。

天后寶誕添生氣

天后誕節目豐富,除了茶果嶺鄉民聯誼會籌辦的神功戲外,還有花炮、巡遊。最高紀錄更有70支花炮,每支花炮約4至8米高,萬炮齊發,場面浩大。天后誕正日排場、流程十分講究,如點睛、拜神、請馬娘睇戲、請馬娘回廟、巡遊、舞龍舞獅舞麒麟等等,出演人數多達 200 人。晚上緊接著有盆菜宴,一行二、三十圍,比新年更「墟冚」,為茶果嶺村倍添生氣。

19cb5352-8514-4101-8b1f-89c54b9b1f1f
圖片來源:壕華龍獅麒麟會

眾神庇佑的村落

茶果嶺有一座於2010年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天后廟,它亦是香港現存最大石砌廟宇。原來最初這座天后廟並不是位於茶果嶺,而是觀塘茜草灣畔。據說是四山居民於1821年集資建成的,建材更是來自村內的打石場。而我們現時在茶果嶺所看見的天后廟則是於1948年建成,因天后廟舊址在1941年被選作興建亞細亞油庫,在居民要求和政府的協助下,便使用原來廟宇所拆卸出來的材料重建天后廟,並遷移至現址。石廟正殿除了供奉天后,右面神壇還供奉觀音,以保出海平安、風調雨順;左面神壇則供奉魯班先師,以紀念、傳承和頌揚工匠祖師魯班。因此,除了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會慶祝天后寶誕,農曆六月十三亦會食「師傅飯」慶祝魯班先師誕。

%E6%96%B0%E5%A4%A9%E5%90%8E%E5%BB%9F%E5%9C%96

旺丁求緣的福地

傳聞天后廟有「掛左方能助添丁,掛右方能助弄瓦」一說,所以村民除了會在天后娘娘像前掛上大薑,以沾福氣,保佑平安。不少善信亦都會拜廟外的「求子石」,相傳人們誠心祈求,即能求子得子。因此,不少村外人都會千里迢迢前來上香供奉,祈求平安旺丁。

求子石

龍獅小子與天后的情意結

茶果嶺村曾經風光輝煌,有足足30隊龍獅隊,現僅存5至6隊,主力舉辦天后誕,舞獅賀誕的隊伍就會邀請村外其他龍獅隊。作為00後的阿壕和90後的阿華則是鮮有對這種傳統文化有熱誠的新生代。他們憶述由細到大都未曾缺席天后誕,對茶果嶺天后誕更有種特別的情意結。他們於2014年開始一同四出取經,拜師學藝。在2015年創立香港壕華龍獅麒麟會,希望可以在無分派系及武術門派之下,吸引年輕人參與和認識傳統舞龍舞獅的文化,現時更有小至4歲的小徒弟跟隨他們學習舞獅。

IMG_0479阿壕

誠意實力打動村民 成為天后誕主隊

於2018年天后誕前夕,壕華龍獅隊為表誠意,主動安排4隻龍獅,從魚檔出發,巡遊到天后廟裝頭柱香。陣容鼎盛,令村民眼前一亮,更推薦他們成為次年天后誕的龍獅主隊。村長本來對壕華龍獅隊仍有少許擔心,在天后誕前兩天還再追問「?仔,你地得唔得㗎?」最後他們不負所望亦「冇俾人睇死」,經過2、3個月的精心籌備,2019年的天后誕十分成功,更重要的是取得村民的支持及信任。

DSC02427

計劃設立香港首間龍獅博物館

壕華龍獅隊的茶果嶺總會於今年四月落成,計劃於疫情過後改成香港首間龍獅博物館,開放予公眾參觀。屆時將展出獅頭、麒麟頭、中樂樂器等用具,亦會開辦手紮獅頭體驗工作坊,希望盡其綿力把傳統文化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