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高鐵站上蓋新設計,無須放寬高度限制

高鐵站上蓋新設計,無須放寬高度限制

10月初,油尖旺區議員到城規會,反對放寬高鐵站上蓋建築物高度限制 (申請編號 A/K20/133) ,關注空氣流通及景觀視野等問題。可惜第一輪公眾諮詢後,收集2700多份意見,發展商仍未就設計進行任何改動,反稱新設計將帶來四大建築設計優勢。新設計由三座寬闊的寫字樓改為兩座修長偏高的商廈,沿用反光玻璃幕牆,建築高度則增至約130至180米不等,超過原有方案的一半。新設計雖然增加了「公共空間」,但筆者對此改動存疑,擔心噪音及光污染問題,亦只會有增無減。發展商聲稱的建築優勢,根本無須放寬高度限制。更重要的是,新設計不停強調可持續發展,卻增加建築高度,破壞山脊線的景觀,破壞將會是不可逆轉,又如何談得上設計優勢?

發展商所稱的建築優勢(一)提供更多公共空間和綠化

發展商聲稱新設計將會增加276%空間比率,包括位於2樓和4樓的多功能中央平台以供商業和公眾使用。先不談管理問題,更多公共空間和24小時通道,筆者當然無任歡迎,但瑜不掩瑕,這不是放寬高度限制的重要理由。況且魔鬼在細節:發展商沒有打算開放天台花園、Retail Pavilions和Secret Play Garden作為「公共空間」,開放時間限於商業決定。相反,行人通道,上落車處及車輛通道等沒有休憩設施的地方,卻通通計算在公共空間內。這絕對是魚目混珠,有誤導公眾之嫌。這些設施不符合公共空間所指的休閒娛樂之用,城規會和發展商應分開計算行人通道和可供休憩的公共空間。

發展商所稱的建築優勢(二)加強西九暢達度

新建天橋連接西九龍、佐敦和尖沙咀,無疑是重要的行人通道。平台新設計亦修改了陡峭的斜坡和減少了不必要的樓梯,更符合輪椅人士使用。但改善?達度不足以支持放寬樓宇高度限制、破壞山脊線。

發展商所稱的建築優勢(三)標誌性的獨特建築形式

發展商為了所謂「獨特建築風格」,以反光玻璃作幕牆,漠視光污染。區內玻璃幕牆造成光污染早有前科。2015年,環球貿易商場被指外牆反射強光,影響居民作息;2017年,西九龍高鐵站的玻璃幕牆,亦接獲投訴。當時港鐵回應說,所採用的玻璃反射率僅為11%,符合建築署的標準。這證明即使符合建築署訂定的玻璃反射率,建築物之間距離太近,該指引就會形同虛設,最終受害者將只會是鄰近居民。新設計的玻璃反射率可達20%,越高的建築物將會帶來更多光污染,受影響的人數亦必會倍增。為了所謂「獨特建築風格」,值得犧牲眾多居民的生活作息嗎?

發展商所稱的建築優勢(四)可持續的建築設計

設計側重商業用途,而忽略了鄰近的住宅區。與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及其他商業區之不同,高鐵站上蓋商廈建築的高度會對油尖旺居民帶來巨大影響,不單阻擋維景色,更牽涉通風、日照等問題。其中,新設計與山脊線景觀的保育工作大相逕庭。沿維多利亞海港的山脊線一向受規劃署監管,發展商需預留20%的山脊線,保護香港的寶貴天然資產及景觀。現在發展商公然違反規劃署標準,破壞完整的山脊線景觀,完全是違背可持續的建築設計。

還有更多問題城規會置若罔聞,包括:噪音管制應該限制於晚上七時至早上七時;公共空間若沒有清楚列明於地契上,有機會不會實現。再者,疫情下議員們未能安排公眾諮詢,發展商聲稱的建築優勢,又與寬高度限制無關;在這個時候繼續推行規劃申請,是不合理,亦難以說服公眾。

螢幕截圖 2020-12-18 下午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