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馮蘊妍:煮飯的小技術與小設計

【文化論政】馮蘊妍:煮飯的小技術與小設計

煮飯不是「努力」就可以成事,也不是「想食」就可以變出想要的菜式來。

那就是「制度」問題吧!如果勞動時間縮短、住屋問題得以改善、照護工作由社會整體負責,那就可以「有啖安樂茶飯」。但在繁重家事中安撫我以及給予我直接幫助的,往往不是這些美好願景——雖然值得思考與爭取,但今天談點別的。

「謙遜的坎具」

人文社會科學雜誌Limn第9期以「Little Development Devices」為題,收錄了的國際援助中用以改善社會的「微技術(microtechnology)」。當中一篇文章的為艾奥瓦大學的人類學家Meeka Nkhandelwal和工程師Kayley Lain共著的「The Humble Cookstove」,文章介紹印度鄉郊地區的炊具chulha。Chulhas通常就地取材以石頭和粘土手造,使用木材和農作物殘餘當燃料。但chulha被認為對家庭和生態有害。Chulhas排放的煙霧和粒子會損害肺,心臟和眼睛,而薪材的收集也被視為與森林資源退化有關。

為了改善以上問題,出現了新版本的chulhas如無煙chulhas和高效chulhas,但都不獲廣泛使用。美國艾奥瓦大學的團隊設計了Mewar Angithi,它是放入chulhas的鋼格柵板,可以改善氣流,讓材料燃料得更完全,減少煙的排放。文章稱此為「humble cookstove(謙遜的坎具)」,原因為:一、它設計簡單,沒有告誡現時的烹飪方法「骯髒」,也沒有強加現代主義的崇高主張;二、原理簡單,使用者可以輕鬆觀察並因應氣流的狀況,調整鋼格柵板的彎度;三、不太會擾亂原有的烹飪方法;四、它是容易適應不同環境的「fluid(流質)」技術,只要放進坎具就可。

謙遜的坎具不似是「大」改變,如果要改善森林資料的問題,國家「大規模」的引入再生能源不也是解決方法之一嗎?但謙遜的坎具真的「小」嗎?它當然不是大尺度(scale)的技術,但如果假以時日成功應用於不同地區,那還是很「大」的吧。

家庭料理的格鬥技

有關家常菜或家庭料理,也有不同角度(scale,在此與尺度的意義相通)。文化人類學家久保明教在2016年至17年之間,於雜誌<EUREKA PROJECT!>發表了一系列分析日本家庭料理食譜的文章,(今年1月出版成書《「家庭料理」という戦場: 暮らしはデザインできるか?」》(名為家庭料理的戰場:生活可以設計的嗎?))。其中有關80-90年代的分析之中,以小林カツ代的食譜為例,說她的食譜如何取消「手作(手作り)」與「偷工(手抜き)」的對立,例如有一道「任性的雲吞」,省略了搓肉餡、包雲吞的步驟,直接以雲吞皮、肉砰、豆腐和蔥煮成湯,剛好可以當作三餸一湯中的湯品。

該書有趣的是沒有從家庭料理的「外側」去分析,亦即沒有用性別分工、生產條件去看,只是看不同食譜如何「設計」家庭料理這一件事。雖然事物的「內在」與「外側」是一個複雜而可爭論的問題,但我還是從中獲得分析和理解自己「設計」煮飯的一些角度。那不是有關政經制度之角度/尺度的分析,但仍然有效。

「外側」的角度有很多,如生活環境。筆者留學時,租了有獨立廚房的房間,而開始有動力煮飯。但念茲在茲的廣東家常菜,由食材到料理方法也份外吃力。沒有(或難以入手)菜心、絲瓜、節瓜、大冬瓜、芋頭;超市的肉切超薄片,很少連骨,蝦不會有蝦頭;滷水包的香料不便宜也不易找齊。因為地方淺窄,安全起見不用明火,撿了別人不要的電磁爐,怎也炒不出「鑊氣」來。最後發現,在香港覺得比較「高級」的西式和日式菜,在東京剛好是平靚正的選擇。

又如對煮飯的想法。有天我上人類學的課,課上引用了山尾美香一本有關料理與主婦的書,作者說自己以前吃便利店的點心和甜點作正餐已很滿足,但結婚後自覺不得不做家務做料理。每一天,她都在看料理書和料理節目,但一到傍晚就好憂鬱,不得不做料理的「義務感」壓在身上。那段獨白刺痛了我。我也被困在「美好的煮飯生活」的想像之中。

但我還是想要煮好食的飯。或至少,我還是要食飯。所以開始花更多時間蒐集食譜,修改收集到的食譜,為我的生活帶來很直接的幫助。雖然我沒有如改善chulhas一般的工學知識,也許我可以由留意食譜的設計去重新想,如何衡量改變的大與小。

馮蘊妍
作者旅居東京,一橋大學博士課程在讀。

本文刊於2020年10月3日信報。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