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丁穎茵:國際博物館日與博物館的省思

【文化論政】丁穎茵:國際博物館日與博物館的省思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訂為「博物館的未來:復甦與」(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旨在與博物館及社會大眾回顧過去一年的異常生活、從隔閡與恐懼中尋找未來的希望。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指出我們難以回復疫症未流行以前的日常,但眼前危機正好迫使業界思考如何規劃未來的「新常態」。

疫情期間,博物館暫停對外開放,如何與大眾共同面對停頓的社會是業界的一大課題。有的博物館,如Getty Museum,選擇將館藏與展覽資料一一上載至網站或社交媒體,又設計迷因與遊戲相配合,與觀眾於網絡世界交會。有的如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更策劃回應疫情的網上展覽,談疫病談恐懼談死亡,也談正念談慢活與創意想像。有些博物館,如Crystal Bridge美國藝術館,尤其關注社群需要,積極與社區伙伴籌劃社群連結行動,透過派發防疫物資、交換明信片等對抗困乏與寂寞。這些對策依據博物館的宗旨、願景及其與社群的關係,試圖維持館方工作的「日常」,與大眾一起發掘文化藝術的當代意義。

可是,除了見招拆招回應眼前局面,業界也關注身處疫病年代,博物館提供全年無休、廿四小時不間斷的文化體驗是否切合公眾的需要﹖今時今日,博物館架設官方網站,也於不同網絡平台分享知識、儲存知識以求推動公眾參與。公眾參與所看重的是點擊率、轉載次數,抑或博物館對社群的影響力﹖究竟博物館提供網上展覽、導賞與策展人訪談所謂何事﹖如何藉由各式各樣的資訊與活動,推動公眾參與知識的創造與應用﹖

或許我們必須回到博物館的基本工作﹕收藏、保存、研究、展示與教育。展覽與活動往往是外界接觸博物館的渠道。展覽不是文物與藝術品的大雜燴,教育活動更不是嘮嘮叨叨的資料傳輸、又或嘻嘻哈哈的手作分享會。展覽與活動如何演譯有意義、令人深思的論述,又如何緊扣當代社會脈搏,端賴於博物館管理層看待學術研究的態度。博物館的研究不僅在乎資料的整理,更關乎如何將館藏舊物置於更深更廣的學術脈絡。一只青花瓷與一幅歐洲油畫互為參照,可以讓人看到藝術形式的美,也可以看到跨國貿易所拓展的文化交流。進一步而言,研究如何推動知識的探求,關鍵在於館藏舊物如何勾連起物與人、與時代的千絲萬縷的關係。舊物大多走過千百年光景而累積一代代人的知識與經歷,其流傳於世而得以進入博物館,正好讓人從十年、百年的歷史潮流反思自己如何於時代載浮載沉。究竟博物館如何收藏、收藏什麼、如何記取藏品的故事,從而推動知識的保存、反思與創造﹖因此,回應疫症年代,博物館的思考不僅在於數碼形式的展覽與教育活動,更在於檢討博物館的收藏與研究政策。

近十多年來,業界眼見社會發展迅速、數碼科技一日千里又使得資訊流失得更快更急,乃倡議「應變收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又稱為「當代收藏」(contemporary collecting)。慣常博物館的收藏政策相信時間的距離足以令人更客觀、全面的檢視古老舊物的歷史價值,因而鮮少觸及近在眼前、隨手可得的當代物品。反正,當代物品主要源於日常生活、大量生產、價格便宜,兼且用完即棄,難以判斷其價值。如旅遊指南書不過是安排吃喝玩樂的工具,假期過後早已用不著。誰會想到將不同年代的旅遊書加以排列,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城市於食住行等不同方面的發展、其與不同地區的互動,以至旅遊業如何塑造一地的風格。旅遊書這類看似無甚價值的物品鮮為人所珍藏,五十年、一百年後,博物館有意收集這類日用書往往無從入手。因此,博物館學學者George Ellis Burcaw質疑﹕業界為何堅持待時日過去,物品數量稀少、價格高昂卻又破破爛爛之時,方才收藏入館﹖

眼下疫情尚未消散,我們或難以計量感染全球的疫病將如何改寫我們的未來。但此時此刻我們所曾接觸的抗疫物件,或許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口罩設計、同事間討論工作環境安全指引的whatsapp訊息、應付一日三餐的簡單食譜、又或打發時間的DIY飾物等。這些尋常物描述何謂疫情時刻的常態,也是社會生活史的不同面向。如何整全的記錄這一歷史章節,博物館又再次將「應變收藏」重提上議事日程,並且將收藏視為推動公眾參與的契機,邀請公眾紀錄自己、家人及社群如何面對公共衛生的危機,與他人分享其間的感悟與反思。

如紐約市立博物館於其社交平台策劃標籤行動「#CovidStorieNYC」,邀請社群紀錄疫年生活,並以電子照片的形式分享其所見所感。博物館又不定時將參與者的疫年故事上載至社交平台,使得個人生活的點滴融會於時代的洪流,也將個體與社會情態相連結,促使人思考自身於社群的位置。為免疫情擴散,第一波的收藏計劃僅限於電子檔案,但博物館亦表明樂於收藏實體物件。短短半年內,博物館收到逾兩萬多份電子檔案,紀錄疫情如何影響個人的工作日程、生活喜好、人際交往方式、以至對城市的願景。為求收集不同的觀點與角度詮釋疫症年代多元紛繁的面相,博物館召集了十多位社會背景各異的評審員逐一檢視社群所提供的物品、照片、錄像及藝術創作,繼而策劃了展覽「紐約迴響﹕疫病半年誌」(New York Responds: The First Six Months),探究社區生活的轉變,從而分析現象背後的公共衛生的建置以至社會文化的轉向。這一案例表明應變收藏計劃既有助博物館迅速回應社會大事,也可以延展成公眾參與的活動,甚至為展覽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內容,為下一代留下今日的所思所感。

目前博物館業界仍然受限於社交距離與各種防疫的考量,必須轉向數碼科技尋找另類展示空間、互動形式與虛擬實體體驗等。從紐約市立博物館的應變收藏行動看來,科技帶給博物館不僅是炫目的展覽互動遊戲、或看似緊貼潮流的動畫解說,而是人人相互交流與連結的網絡、人人參與其中平等協作的資訊平台。博物館工作的變與不變之間,我們必須問﹕此時此刻的措舉如何促成知識的累積、流傳與轉化﹖文化藝術又如何練就出更強韌的社群﹖今日所做的又將給後來者留下什麼﹖

作者丁穎茵為獨立策展人。本文刊於2021年5月12日信報。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