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梁健輝死因研訊】心理學家指梁為完美主義者 長年累積不滿 將受害者經歷套在自身

【梁健輝死因研訊】心理學家指梁為完美主義者 長年累積不滿 將受害者經歷套在自身

【獨媒報導】去年7月1日,50歲男子梁健輝在銅鑼灣 SOGO 外用刀從後刺傷一名警員,隨後以刀自插胸口身亡。事隔近一年半,死因裁判庭展開為期6天的死因研訊,今(6日)踏入第4天。2名心理專家證人先後作供,其中隸屬警隊的臨床心理學家何頴思指梁健輝有「替代性受害(vicarious victimisation)」情況,雖然他無親歷受害,惟透過閱讀相關新聞,將受害者的經歷套用在自己身上,代入他人心理,以致覺得自己同屬受害者之一。被問到如何能減低「孤狼式恐怖襲擊」可能性,何建議在新一代之間灌輸暴力後果,讓他們知道怎樣保護城市及國家,防止極端化。

臨床心理學家分析梁健輝為人有條理、仔細 屬完美主義者

隸屬警隊的臨床心理學家何頴思作供,她基於本案的資料及相關閉路電視片段,為梁健輝撰寫一份心理分析報告。

何頴思提到梁在日記簿上寫下每日卡路里攝取量,而他的工作記事本亦會記下待辦事項,能看出梁本身是一名有條理、仔細的人,具穩定生活模式。他從澳洲返港後,因找不到理想工作而選擇不就業,由此可見梁亦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設完美的期望。

專家指梁健輝懷理想主義 認為每人有責任令社會變好 包括自己

梁健輝遺物中有一份他撰寫的文章,內容講述他對高鐵總站、取消強積金,及雙非學生學費津貼的看法。何頴思指出,梁健輝在文中「仔細計算每一條數」,談及政府儲備有多少、應該發放多少錢,不但顯示其對政府的不滿,也反映他的理想主義,希望每項政策做到最好,及認為每人均有責任令社會變好,包括自己。

十多年前已不滿 社會事件加劇情緒

何頴思續指,梁健輝早於2006年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提出關注議題,反映其對社會的不滿早於10多年前已存在,惟一直得不到解決。至近年各樣社會事件,例如警方面對示威者的態度、疫情爆發,均加劇了梁的不滿情緒。

專家從選書推論梁健輝經常思考「社會應該係點樣」

警方在梁健輝住所檢取了大量書籍,何頴思考慮當中有很多與經濟、政治及公平性有關,亦有關於本港發展的書,例如:「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正義——一場思辯之旅》及「The Making of Hong Kong」等,能推論梁健輝經常思考「社會應該係點樣」。

心理專家指梁透過閱讀相關新聞 將受害者經歷套在自身

何頴思認為,梁健輝在《致香港uncle auntie》一信中,講述對政府及警方不滿的地方,惟信中無提及政府或警方曾作哪些舉動,致他在個人層面上受害。她認為梁健輝透過閱讀相關新聞,將受害者經歷套用於自己身上,代入其心理,以致他覺得自己同屬受害者之一,出現了「替代性受害(vicarious victimisation)」情況。

何頴思分析梁健輝犯案並非「一時三刻」而是經過計劃,他細想需要什麼武器、在什麼地點,甚至挑選特定日子;而他相信舉動是為香港人好、幫到人,使命崇高。他之後在遺書上安排好所有後事,也認為「唔會麻煩到任何人」。

梁健輝攜帶8隻相同內容USB到場 心理專家:推論他希望被人拾到

就梁健輝攜帶8個相同內容的 USB 到場,她推論梁「非常想警員或其他人知道佢諗緊咩、想做咩」,因而希望 USB 能被人拾獲。

何頴思總結,梁健輝當天所作是出於長年累積的不滿,加上他的性格特質,最終「極端化咗」而做出相關行為。

心理專家建議在新一代間灌輸暴力後果 防止極端化

研訊主任關注如何能處理「替代性受害」,問到若閱讀多角度資訊,會否有幫助。何頴思同意,認為「恐怖主義」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她指「極端化過程」有6階段,包括首階段的政治及個人不滿,及後發展至上網瀏覽不同資料強化自己說法,繼而被社會事件或人物啟發,之後開始策劃、製作宣言表達想法,最後便是發動襲擊。

研訊主任再問是否有建議能減低「孤狼式恐怖襲擊」可能性。何頴思則認為「孤狼式恐襲」為自己發動,比一般有組織性的恐襲較難預防,但建議能在新一代之間灌輸暴力後果,讓他們知道怎樣保護城市及國家,防止極端化。

案件編號::CCDI-555/2021

研訊第一日
【梁健輝死因研訊】死者日記首度公開 諷警「忠誠勇毅,全部契弟」
【梁健輝死因研訊】被刺警員稱留14厘米傷口 至今仍未能執行職務

研訊第二日
【梁健輝死因研訊】警長曾要求先送被刺警入院 指梁已無呼吸脈搏
【梁健輝死因研訊】法醫指刀傷穿透心臟肺等重要器官 致大量出血死亡

研訊第三日
【梁健輝死因研訊】首披露遺書 斥警打傷市民、包庇罪犯 已無法律制衡

研訊第四日
【梁健輝死因研訊】心理學家指梁為完美主義者 長年累積不滿 將受害者經歷套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