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08 中國語文會考卷一剖析

剛剛結束的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似乎不太順利,當中先有卷一偏重文科及填充、選擇過量的問題,繼有卷三文、理科偏重,再有卷五玩「潛水怕屈機」及多考十五分鐘的問題,結果引來各界極大回響。筆者綜觀各卷,並試進行分析,認為卷一試題形式的大幅變動相較卷三、卷五的影響來說更值得探討。就以2008年是次的考卷來說,形式變化難以捉摸還在其次,重要的是從過去兩年以來的考核重點來看,中國語文科越來越側重同學們的分析、解難能力,甚至要求有點小聰明的應試技巧。 
 

判別四式的殺人伎倆,早已叫考生聞風喪膽,「奪命」之稱,如今已不是潮話,而值得注意的是「奪命」老題以外,文字遊戲性質的玩題越來越多,如今已波及填充題。 
 

一. 就以第一篇的第三題來說,題目要求考生在向華《探月感言》第二段中,找出兩個連接詞,並加以修改,務使文章思路銜接。觀乎第二段來說,如果同學細心揣摩,推測該段只有兩個連接詞,它們是「反正」、「然而」,極其量加上一個叫「可以」的充數,頂多只是三個。但「可以」是否作為連接詞來考慮,仍有待深思。如果連接詞只是兩個的話,考生大抵不會選錯,而修改成什麼,觀乎文題提供的八個選擇,刪去不可能的,剩下的相當僅有。又以同篇的第六題來說,題目要求考生在第五段中刪去一個兩字詞,以求與首段呼應。而第五段只有三行四十七字的一句: 
 

借用第一位登月者的名言來總結全文:嫦娥工程雖是中國探月行動的一小步,卻是中國科學發展的一大步。 
 

聰穎的同學一看此句,就應該知道答案錯不了。為什麼呢?若第一分句「借用……全文」不計,而要刪走一個兩字詞,又要務使文句通順並合符語法,亦能與首段呼應,更要合符邏輯,其實有多少選擇呢?筆者曾以此題詢問有關教員,發現大抵答案不是「行動」、「科學」就是「發展」三個選擇。而刪去「發展」,剩下「中國科學的一大步」則存在邏輯語病,結果答案可選的就更少了。 
 

二. 第二篇出場的是張若虛《春光花月夜》,相信應該是本年考生的頭號「驚風散」,沒料到卷一搶盡風頭以後,卷三再度出現,網上不少考生更火冒三尺,有意「x」考評局。不過,平心而論,考材困難,考問卻不難。十五題題目,十題只需按文意推敲答案,其餘五題,四題文字遊戲,剩下一題是問詩的押韻。文字遊戲四題,包括全卷的第十六、七題找出未有明用月而實寫月色的兩句,第十八題找出觸景生情一句及第十九題找出緣情寫景一句。筆者嘗試跟學生一同回答這四題問題。 
 

首先,筆者要求學生把詩中沒有月字的句字圈出,結果36句的詩歌只餘21句,然後再按文意刪去只發觀感的兩句「人生代代無窮已」、「可憐春半不還家」,餘下19句,接著再從中圈出有談及光、天空、色等的句字,結果發現餘下的只有數句,如「空裏流霜不覺飛」、「江天一色無纖塵」、「鴻雁長飛光不度」等數句。此時寫出月色的兩句,答案大概已呼之欲出了。再談觸景生情及緣情生景,華麗的四字詞背後,根本就是前者由景生情,後者由情生景之別。同樣,筆者要求學生從詩中選出包含有情有景的句子,結果發現同樣只有一至兩句,如「青楓浦上不勝愁」、「可憐樓上月徘徊」、「落月搖情滿江樹」等,然後再從中挑選那句是景先,那句是情先,答案便不再難了。 
 

三. 佚名《不圓亦圓》大抵應該是最困難的一篇。筆者說困難並不是材料艱澀難懂,而是考問空泛,答案難以捉摸。與第二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樣,有一大半的題目(特別是選擇題)是淺白的,艱難的在後面的五題填充題上。如全卷第二十八題問「至於在段落銜接上,作者多次使用相同的手法,把上一段的          作為下一段的           ;」等,觀乎全文每段的上一段結尾皆以疑問作結,而下一段多少在回應或延伸上一段的疑問來加以展開,可以說下一段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是圍繞上一段的設問而來。不過,空格上的答案到底要填些什麼呢?是疑問、設問、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段旨,還是另有答案呢?筆者不敢肯定,也不敢說。第三十題又問「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比「不可必卻可期」,「後者表現得更為        」。這個答案就更加空泛了,是應該填什麼呢?是積極、是肯定?還是又另有更適合的答案呢?筆者無從知道。不過,這類題目近年考試似乎越來越常見,宜加以注意。 
 

以上分析,相信已是全卷最「致命」的大部分題目,其餘未談及的有判別四式(如第一、二及二十七題)、個人見解題(如第四後半題及三十二題)、修辭題(如第二十題)等題目,這些都是老題,便不加以費墨了。另外,是年值得一提的是大量選擇題(共十一題,每題3分)。不過,選擇題都問得較淺白,許多都能按文意理解便能作答,相信不會太難,而且佔分甚重,該是本年同學的取分之處(佔全卷86分的33分)。 
 

看來教育同儕來年要為同學準備,需要加重分析能力及應試技巧(尤其玩遊戲似的一類題目)的一面了!不過,來年考評局會否又出新招,始終只有兩年草創階段,現時亦「無從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