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伊索寓言與伊朗核危機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孫女寶麗‧湯因比在報章論到彷彿已經轉入直路的伊朗核危機時,搬出伊索寓言中《太陽與風》的故事。「太陽與風比賽,看誰能叫男人脫去大衣。風使盡吃奶的勁,只令男人將大衣纏得更緊,唯有和暖的太陽一晒,大衣才自動自覺脫下來。」

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二月初通過歐盟三國提出的決議,將伊朗核問題報告給聯合國安理會。如果還記得安理會當年討論伊拉克危機那種只爭朝夕的急迫,那各大國在處理伊朗核問題時的拖拖拉拉就顯得份外突出。事情不斷地以一、兩個月的間距拖沓着。就算現在終於出動到安理會,美國和歐洲還是在中、俄的要求下將「轉交安理會」改成「報告安理會」,即是再給伊朗一個月時間服從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決定。如果伊朗仍然「死性不改」,理事會到時才會將伊朗「轉交」安理會。

到了安理會又如何呢?美國和英國的報章都一致認為,那將會是另一場拖得就拖的 馬拉松。《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報道,美國沒有計劃向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等嚴厲制裁,只會推動一些象徵性的制裁,例如禁止旅遊或者凍結伊朗高官和商人與核活動有關的資產。而就算這種細眉細眼的制裁,也沒誰說得準中國和俄羅斯會不會贊同?

制裁如此棘手,那直接動武又如何?輿論一直認為美國可能會找以色列做打手,突襲伊朗的核設施。但美國中東軍事專家Kenneth Pollack接受報章訪問時指出,這對以色列來說,也是難上加難的任務。以色列只有為數不多的長程戰鬥機可以飛到伊朗,而除了首輪突襲可以殺伊朗一個措手不及外,之後的轟炸還是要面對伊朗的防空炮火。最麻煩是空襲過後,伊朗幾乎肯定會鼓動黎巴嫩真主黨或者巴勒斯坦的激進組織向以色列發動攻擊──那是比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導彈更可怕的後果。

歐洲刊登褻瀆伊斯蘭漫畫所引發的強烈迴響說明,在眼下伊斯蘭世界與西方彼此極不信任的時期,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更何況向伊朗射一大堆導彈?

這下我才明白,為什麼當我焦急地問一名伊朗外交官:「怎麼辦?伊朗被送去安理會了,我挺擔心。」他會說:「我可是一點也不擔心,都是外交。」
太陽與風比賽,看誰能叫男人脫去大衣。其實太陽是美國,風也是美國。而出奇的是,一向慣用風將一切吹得稀巴欄的美國,這回也知道聽聽寓言的教訓。一名美國官員向《紐約時報》說得挺老實:「看,巴基斯坦和北韓沒有伊朗的資本和工程技術,也能發展出核武。因此伊朗遲早也能得到核武。我們的工作是確保那日子愈遲愈好。」他說美國的盼望是,到時候伊朗的政權已經改變了性格,甚至被推翻了。

英國當代史學者Timothy Garton Ash在報章專欄中提出了美國/布什總統的另一層考慮。他說,核子專家普遍認為伊朗還要三至八年才有能力發展核武﹝筆者按:現在伊朗連燃料級濃縮鈾也沒開始大規模生產,離濃度高三十倍的武器級濃縮鈾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還有兩年多的布什政府根本管不到這件事,於是連《國情諮文》的語氣也明顯收斂了﹝再沒有什麼邪惡軸心,還高舉多邊政治﹞,反而是零八年大有可能爭奪大位的參議員麥凱恩和希拉利在張牙舞爪!共和黨的麥凱恩日前作了句口號:「只有一件事比軍事行動更差,就是一個擁有核武的伊朗。」民主黨的希拉利忽然比布什更單邊主義,批評現政府將與「伊斯蘭法西斯政權」的瓜葛外判給歐盟。

美國的「暴風」是真的刮不起來,還是留待下一任總統,這還有待觀察。但很明顯,美國還沒有考慮過出動寶麗‧湯因比心目中的「真陽光」,但唯有「真陽光」,才能叫人自動自覺地放下對抗,脫下大衣。「瘋狂的外交已預備好為阻止伊斯蘭教士們得到核武而戰鬥到底。現實表明有另一個較難為情的選擇:明知不能贏,便應馬上委協減少損失。放下身段和伊朗談判,設定容許伊朗自行提煉核燃料的條件。這就是:給他們面子和尊嚴,容忍他們有發展核武的能力,然後在經濟上誘使他們成為一個更加穩定的力量。」

當然,再進一步,就是趁着伊朗核問題帶來的機會,革除目前核不擴散機制極之不公平的地方。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在世界經濟論壇上也承認,「現存防止核武擴散的系統已經到了盡頭,已經破產了。」為什麼破產,巴拉迪沒有明說,但任誰都知道,那是因為《核不擴散條約》本身及其執行情況都存在嚴重的雙重/多重標準。為什麼對美國、英國等核武國一套標準,對其他人又一套標準?為什麼核武國可以繼續發展小型核武,又不用受到原子能機構的嚴厲監察﹝像伊朗那樣合作的國家其實絕無僅有﹞,並且可以像法國總統希拉克那樣威脅使用?為什麼對伊朗一套標準,對以色列和印巴又一套標準?為什麼同樣是隱瞞核子實驗,南韓和埃及不用受伊朗所受的威嚇?

我不認為政治只有利益,政治還是要講道理的。這次美國在伊朗核危機之所以硬不起來,之所以會出現與伊拉克危機不同的多邊政治,因為伊朗的立場有一定道理,道理甚至比美國和歐洲要強。以上所有人都一口咬定伊朗是要欺瞞全世界發展核武,然後像北韓一樣換取自身的安全保證。但為何要盲目相信這種彷彿不辯自明的推論?國際原子能機構前副總幹事Bruno Pellaud去年初就唱反調,不認為伊朗在發展核武,「伊朗在零三年十二月開始容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突擊檢查核設施的權力,如果真的有核武計劃的話他們根本不會答應履行這個額外協議。」我愈來愈相信這個說法離事實可能更近。

伊朗不願做流氓國家,希望發展成領導地區的大國;而在這個石油和天然氣於不久將來就會瀕臨短缺的時代,發展自給自足的新能源非常迫切。布什說伊朗資源充足沒需要發展核能,是「只許州官放火」的詭辯;歐盟和俄羅斯說保證向伊朗提供核燃料﹝即是控制伊朗日後的能源供應﹞,也是任何爭取自主的政府不希望接受的。現在原子能機構又為伊朗定下不可能的任務:證明自己在無限的以後,都不可以用合法的核技術﹝《核不擴散條約》容許自行提煉濃縮鈾發電﹞去製造核武,就像叫人證明自己可以造一把不可以殺人的刀一樣﹝因此歐盟的結論是,你不可以懂得造任何刀﹞。

伊朗核危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國際秩序的矛盾點。陽光正猛,不趁機將冰封已久的國際關係解凍,還待何時?

圖說:二月七日訪問伊朗駐港領事﹝左﹞時攝。右邊是靚仔翻譯大衛。訪問內容遲d再補上。

ps:一來是得阿野君的鞭策,二來是避免大家再東一忽西一忽地看伊朗核問題,我希望在下星期放大假時能寫一系列的介紹文章,將成件事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咁我以後就唔再在inmedia寫伊朗核問題,可以開些新題目了。

另,麥當勞君和莫家漢君,上次懶懶下都冇答你地,不要見怪。如果我想問題和寫文章有tsw或阿藹一半咁快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