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二十四份一 電影會 (Sept 2011) : Angry Young Men - Aspects of British New Wave

Angry Young Men - Aspects of British New Wave

憤怒青年﹣﹣英國新浪潮多面睇

一切要從自由電影運動(Free Cinema)說起。五十年代中,英國左翼影評人Lindsay Anderson跟幾位志同道合者如Tony Richardson和Karel Reisz等,於英國的National Film Theatre(後來改稱BFI Southbank)放映了多齣紀錄片和寫實主義電影。這批影片風格統一,大多以手搖鏡頭拍攝、用比較粗糙的菲林攝製和後製聲效,為當時英國(甚至是世界電影)中少見,在英國社會上引起迴響。如法國電影新浪潮一樣,自由電影運動挑戰了英國片廠的文縐縐傳統。參與自由電影運動的除了一班愛好前衛藝術、思想開放的影迷外,連基層市民亦沒有錯過。因為自由電影的內容,不似當時以票房收入為依歸的片廠電影,反而把目光集中在勞動階層身上,關注他們在生活上面對的困境。他們一共舉辦了三次的自由電影運動, 不肯與主流為伍,並聲稱人人也有資格拍攝電影。他們宣讀了三大自由電影法則,認為電影製作人有徹底的們作自由,不用服務主流的保守的意識型態,電影製作人同時要擔當起評論社會現況責任的角色,以電影批判現況,並視之為藝術創作者的義務。他們的電影繼承了英國於三十年代間興盛的紀錄片傳統,寫實主義的色彩濃厚,對於引發五十年代未的英國新浪潮,自由電影運動有推波助攔的作用。

後來英國新浪潮各式各樣的電影,多少帶着自由電影的影子。這些電影內容大都圍繞一班於英國苦無出路的工人階級年輕人,後來被社會學家稱為「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an);又由於受到John Osborne等社會主義劇作家的作品影響,英國新浪潮的導演時常在電影內探討工人階級的家庭倫理和窘迫,而被稱為廚房鋅盤戲劇(Kitchen Sink Drama),

要知道,杜魯福提出以作者論為新電影美學標準的那篇名文「法國電影的幾種傾向」成文於1956年,跟Lindsay Anderson等人舉辦各種顛覆傳統電影的活動(Lindsay Anderson那時也是電影評論名刊Sight and Sound的主筆)的時間相差無幾。與其說英國電影新浪潮受到法國新浪潮影響,倒不如說是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到底當時的英國社會彌漫着怎樣的氣氛,助長了曇花一現的英國新浪潮,與法國新浪潮比較,又有何相異之處,都值得影迷們討論。這個九月,二十四份一選播了五齣五、六十年代的英國電影,初探英國新浪潮。

嚴尚民

Screening

1/9:
《IF....》(1968)
by Lindsay Anderson
111 min - B & W, Color - English Subtitle

8/9:
《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1960)
by Karel Reisz
90 min - B & W - English Subtitle

15/9:
《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1962)
by Tony Richardson
104 min - B & W - English Subtitle

22/9:
《THIS SPORTING LIFE》(1963)
by Lindsay Anderson
134 min - B & W - English Subtitle

29/9《LOOK BACK IN ANGER》**
**因場地問題,原訂 9 月 29 日 的放映活動將取消,而十月份的放映活動暫定為日本導演 篠田正浩 的電影。
有關活動安排,請留意本群組的公佈。

Our group on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4framespersecond/
晚上八時至十一時,灣仔軒尼詩道365號 富德樓9樓 獨立媒體平民班房,費用全免,特別鳴謝獨立媒體借出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