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全港麻雀普查2019:全港麻雀數量回升 突顯麻雀適應市區環境

全港麻雀普查2019:全港麻雀數量回升 突顯麻雀適應市區環境

第四屆全港麻雀普查錄得樹麻雀(下簡稱麻雀)數字顯著回升,最新調查估算香港現時約有30萬隻麻雀,較去年錄得的25萬隻多兩成。今年麻雀數量回升至2017年的水平,相信上年度數字下跌應跟天氣乾旱有關,而今年的回升亦說明麻雀能適應天氣變化。進行麻雀普查這四年期間,麻雀數量穩定,一直維持在約30萬隻的水平。

普查數字回升 麻雀能適應氣候變化

最新普查結果顯示本港有約30萬隻麻雀,較2018年多出兩成,亦回升至2016及2017年的水平。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專員彭俊超博士指出:「從這4年的普查結果推斷,去年麻雀數字下跌至25萬隻與異常乾旱天氣有密切關係,這導致麻雀築巢育雛周期延遲。麻雀一般於每年3、4月開始營巢,幼鳥長成後約在5月開始離巢。假如麻雀築巢育雛周期雨量正常,在5月進行麻雀普查時,普查員便則能記錄麻雀成鳥及幼鳥。」根據香港天文台紀錄,2018年5月是非常炎熱及少雨,首5月累積的雨量只得175毫米,而2019年首5月的累積雨量達680毫米,是去年同期的4倍。因此本會相信去年麻雀數字下跌是由於極端乾旱天氣所致,而今年麻雀數字能回升至2016及2017年約30萬隻的水平,顯示出麻雀具備一定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sparrowcensus02

逾九成麻雀於建築物外部結構上築巢繁殖

從過去四年的普查紀錄顯示,麻雀偏好於建築物外部結構上築巢,如建築物外牆、通氣口及冷氣機等。今年本會錄得麻雀於建築物外部結構築巢佔總數的94%,在樹上或植被築巢只佔總數的6%。雖然麻雀以「樹」字冠名,但牠們在香港甚少於樹上築巢,反而多於人工建築物築巢。本會近年不時接獲市民報告,發現有人強拆鳥巢事件,當中包括市區的麻雀巢被拆毀,情況值得關注。本會明白由鳥類帶來的衛生問題或為附近市民帶來不便,但清拆鳥巢是違法行為,所有野生鳥類的繁殖鳥巢是受到法例保障。本會建議物業管理公司/相關人士如受鳥巢帶來的鳥糞困擾,可考慮在鳥巢下安裝臨時托盤防止鳥糞掉下,以讓市民能正常活動,締造人鳥和諧的環境。一般鳥巢只用於育雛,每年三至六月的鳥類繁殖季節過後,雀鳥便會離開。本會呼籲市民包容及尊重鳥類生存的空間,保障雀鳥安全,人鳥亦可和諧共存。

從公民科學到鳥類保育

香港觀鳥會全港麻雀普查由2016年開始,至今收集四年數據,是一項長遠且大型的「公民科學」活動。今年有超過322名市民參與普查,不少參加者是以一家大小的親子形式參加,在專家的統籌和訓練之下,市民可從香港較易觀察的雀鳥 — 麻雀入手,有系統地進行鳥類監測。本會希望藉著公民科學活動,讓公眾有機會參與科學研究,從而更留意及欣賞與我們為鄰的野生雀鳥,愛護香港的城市環境及生活其中的雀鳥。

sparrowcensus03

sparrowcensus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