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議員在社區發展甚麼?

區議會在現在的情況下,只是諮詢為主的組織,諮詢意味着可繞道而行,再加上缺乏法定的功能,諮詢區議會與否成為是否「名正言順」的問題。但建制上他們仿似無事可幹,跟過去擁有資源和決策權力的市政局議員不同,實際上,他們卻有另一角色。

借用Logan & Moloch的增長集團(growth coalition)理論,地區上都每個團體都在增長(growth)扮演一定角色,不止是發展商、(企業式)政府、傳媒、學校等等團體都參與在經濟增長的夢想之上。對政府而言,經濟增長亦簡單化為今次的選舉,民主和非民主/親建制的分別都不甚麼明顯,原因之一,是親建制的民建聯,也以2012普選為賣點,誰說香港人不懂選舉,民主、普選很容易的被不同人挪用;另外,很多選區中,大量充着獨立議員,但當中很多有的聯繫,如︰深水埗就有十五名獨立議員和地方社團或建制派有聯繫,而觀塘則有十一名。

誰作區議員有何分別呢?
將增長集團的理論放在地區中,不難看到區議員的角色。
細看”區選全民監察網站”,發現在九龍最大的政治集團並不單是民主黨或民建聯,還有九龍社團聯會,在深水埗和觀塘中有超過50%的候選人為該團體的支持者。除了「民主」和「非民主」外,另一個分野是發展觀。先不評論發展觀的正確與否,在九龍社團聯會2007年8月24日的 "對第三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期望意見調查" 他們的建議重點是︰

1. 盡快落實大型基建工程
2. 持續推出措施紓緩本港貧富懸殊的情況
3. 強化香港旅遊業及金融業的發展勢頭
4. 加快中港兩地的經濟融合
5. 循序漸進的推動香港政制發展
6. 優化教育改革政策及加強環境保育工作
7. 創造社會和諧

而分析結果則是︰

1. 社會大眾普遍看好香港未來五年的管治及發展
2. 大眾重視本港經濟發展
3. 政府應著力建構和諧及穩定的社會
4. 政府需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加快處理扶貧問題
5. 政府推動基建工程的進展緩慢
6. 大眾較關心行政長官普選及行政效率問題

對這一個成立於1997年的九龍社團聯會,他們眼中最大困難是經濟問題,在他們的建議是以用基建來刺激經濟,增加就機會,不穩定和不和諧的社會源於經濟問題。增加就業和扶貧畫上等號,最佳增加就業的方法,莫過於基建,所以在建議的第一項就是基建。

問題是,就業不一定解決貧窮,在職貧窮比比皆是。除此之外,Moloch比對美國城市的經濟增長(GDP)最高的十個城市和最低的十個城市及其失業率,發現兩者沒有明顯關係,經濟增長強勁不等於失業率下降。如今在WTO框架下,大量建築配件和工序在國外完成,本地工人就業機會亦大不如前,結果利潤增加的只是發展商。後福特(post fordism),旅遊業提供的是低收入、合約的工作,外判成為主流,基層生活能否獲得改善呢?

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注重金融或旅遊的事業,將社區包裝為旅遊點,葉蔭聰博士曾在一篇有鯉魚門發展的故事中,點出親建制的政黨對大型發展有所偏好,親建制的政黨人士是這些地方團體的主要成員。可以看到發展觀從政黨滲透到地方團體。遇到一些爭議事件,如︰怎樣重建或是否重建,諮詢區議會成為容易的事件。而政績不論在就業數字上或是硬件上,發展,尤其是大規模發展成為主調。建造/清拆,背後是高級化(縉紳化)的想像,改造社區是要令社區漂亮,容易落入但凡陳舊必須革新的假象。再進一步是旅遊的賣點,是加強本土特色,還是亞洲國際都會,現在的基建很多時強調後者,將新/舊對立,削弱本土地區特色,抹去本土文化。

他們更強大的是和主流思想結合,加速大量的發展,向社區宣告「大即是美」的論述,透過區議員獲得合法性,不知不覺(或主動)地成為增長集團的一分子,是對保守右派經濟學的實踐,在同一致的發展方程式計劃下,我們香港本土左派又何左之有呢?

對比直接受重建影響的觀塘市中心選區,兩名候選人陳華裕(已當選)跟黃橋明,前者是九龍社團聯會支持,後者為獨立民主人士,他們兩人的政網可見”區選全民監察網站”。前者比後者更擁抱發展/重建,前者點出關注裕民坊重建賠償,發展連結優勢”“,後者表明“協助重建區居民盡快搬遷及補償”。前者已經假定居民必須離開,拿取賠償,沒有安置的選擇,不用談上原區安置,還是舖換舖,將重建視為「機遇」,居民和舖戶拿取了賠償,就要離去,接着再去發展和連結其他的地方,建立更龐大的基建項目,亦沒有提及他的政綱“促進廉潔、尊親敬長、發揮守望相助精神”,和重建破壞社區網絡和人的關係網絡的結果,和鄰里精神的矛盾。後者較實在的談對居民的影響,是盡快搬遷及補償,將事件放在受影響的地區之中,亦提及”居民”兩字,較重視人的存在。當然,可以同時照顧發展和人的生活是最佳的道路,但像重建或興建道路(如︰油麻地興建中九線會趕走甘肅街和玉器小販)時,兩者的矛盾便會激化,地方代表的取捨正是代表居民/發展(商),受影響居民,還是抽象的全港市民呢?便是舉足輕重。

如果你在家附近平凡的海邊成為海濱長廊(沙田)、或者一個海洋世界(深水埗)或成語公園(沙田)突然取代原來的草地或空地。或許就是你區議員的政績了。

後記︰
抱歉,由於時間不夠,未能探討地區社團怎樣影響地區發展的操作。

參考文章︰

Ip Iam Chong, Chan Shun-hing, Lisa YM. Leung(2007) "Cummity Politics and Urban Culture: The practice of Lei Yue Mun Tourism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John R. Logan & Havey L. Molotch(1987) "The city as growth machine" Chapter 3.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Los Angeles : Univeris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ge 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