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告白 - 小說和電影只能二擇其一

儘管香港有為數不少的哈日族,日本電影一向也是小眾市場。去年日本電影「告白」竟然爆冷跑出,不單連續兩星期蟬聯票房冠軍,香港有過千萬票房收入。電影改篇自湊佳苗的獲獎推理小說,雖說是推理小說但內容推理成份不多,除了故事圍繞殺人事件外,把它分類為驚慄小說更為貼切。

我是先看小說版再補看電影版,因為已經知道故事結局,對電影版帶有先入主的偏見,認為小說版的人物描寫較全面。小學老師的女兒在學校泳池遇溺,殺人兇手是斑上的兩個小學生。在日本有少年罪犯保護法,末滿十六歲的少年殺人等同無罪,松隆子認定法律不能替她申張正義,她用自已的方法去復仇。小說的名字便是來自第一章中,她對著全班學生的告白,給兩個兇手喝下注入愛滋病毒的牛奶,從而展開她的復仇計畫。小說的寫作手法很特別,每章以不同角色的觀點作出描述,交織出殺人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交代那兩個兇手的下場。電影版不可能以時空交錯方式說故事,否則絕大部份觀眾也會看不明白,所以除了開場的獨白保留原汁原味外,下學期發生的事件改為按時序發展。電影作出這個改動無可被免,但卻破壞了小說最精彩之處,同一個故事前後五次敘述,每次敘述也加入以前沒有的細節,逐漸補元故事空白的部份,讀者要像玩拼圖遊戲般,把殺人動機和事件的真相重組起來。

以下內容包含劇情,未看小說或電影的讀者慎入。

有些評論說「告白」反映出日本的教育問是,沒錯校園欺凌是很普偏的現像,但小學生連環殺人未免太跨張,只會出現在小說中的情節。我在追看小說的時候,被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吸引著,沒有太注意內容不合理的問題。看電影時第二次再看故事,劇本中犯駁之處顯得太過著眼。松隆子的復仇計劃看似很聰明,但仔細推敲下卻錯漏百出。讀小說時見少年B被松隆子迫瘋了,不禁也有一點心寒恐怖的感覺。到電影再看同一段情節,只覺得少年B很荒謬搞笑。少年A的戀母情意結是小說的敗筆,松隆子把炸彈轉交少年A母親的結局也很兒嬉,大慨作者想不出更有說服力的結局。在小說中愛美是故事推進的關鍵人物,從旁觀的第三者被捲入復仇局中,在電影版中她卻成了個大花瓶,甚至她給少年A殺死那場戲,也缺少了小說中震撼力。小說第三章少年B母親的日記是故事的轉捩點,但在電影版中少年B母親的角色差不多全被刪掉。

電影版的影像很有風格,讓我聯想起黃精甫的電影,但我不是藝術人,電影的鏡頭不懂欣賞,只要不妨礙故事表達便行了。總括來說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全部都有神經病,只有愛美算是比較似正常人了。松隆子掛名是女主角,但她的戲份其實不多,只是開塌那段獨白和結尾現身。小說的結局是突然停下來,沒有再花費筆墨在少年A上,令結局在讀者腦中不停迴響。電影版把少年A唯美化,為讓松隆子出場,讓少年A軟倒在松隆子面前,他最後一刻面部表情特寫十分造作,削弱了小說中他在不知情下親手殺死母親的悲劇性。

一個推理小說只有一個結局,初看故事的驚喜只有一次,在小說和電影之間只能二擇其一,而我會選擇小說版的「告白」。電影版不是不好看,只是為遷就時序作出的改動,把原本故事中五重互相緊扣的告白,減剩只有松隆子開場的那段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