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官塘的雞蛋仔

每次來到官塘都滿心期待,吃力爬上的一段段的山坡,穿越繁華的市中心,走過喧鬧的街市,腳步都不其然停在旁邊的雞蛋仔小店。說它是小店,不如說是一架外賣小車,在剪髮街的路口,背靠着茶餐廳的舖面。手推車的右邊是魚蛋和燒賣,可惜大多被人冷淡,店裏的主角是左邊那三個雞蛋仔機和一個夾餅器,有時前方還會放着一大筒的蛋漿,早上時可看着他們混着蛋漿。

每天放學時候,如果在老遠看到長長而由校服組成的人龍,那一定是這雞蛋仔店了。店的名字我也記得不起,只看到那長長的人龍,就回想那兩位年青的老闆。學生和街坊都讚他們的雞蛋仔是外脆內軟,香脆的外層夾着軟軟的糖心,滿口載着濃郁的蛋味。很多地方的雞蛋仔不是只有脆,就是太軟,兩者兼備,實是難得,問老闆受歡迎原因,他說︰「因為顧客多,才能保持新鮮,即做即有,不會存放太耐,雞蛋仔才會好食」道理顯淺,但在高租金下,用真材實料製作蛋漿已不容易,何況老闆都強調新鮮製作,絶少給我們已製作很久的成品。時間就是金錢,但老闆而言,水準才是賣點,每次做成後,總要求我們多等三分鐘,讓雞蛋仔變得更香脆。不單是雞蛋仔,其實簡單的小食已令不如昔,現在我們吃的蛋撻已不復舊觀,所謂蛋漿只餘下黃黃顏色,跟水沒有無別,麵包也變成中空,地產霸權下,我們失去味道,這小店的雞蛋仔只售8元,還可保留此水準,真是夫復求!

享用他們的雞蛋仔,排隊總免不了,今天,大家都在等候新鮮雞蛋仔時,前面從筲箕灣過來的太太,跟我們細述她的故事。她眼中這小店特點是便宜,筲箕灣那裏一底也要12元,除了金錢,也是生活的回憶。她是老街坊,昔日住在官唐的唐樓上,千里迢迢買下不單是雞蛋仔,緬懷小時候的歲月。她教育我們怎樣才可製作一個好的雞蛋仔,包括老闆和我們都洗耳添聽。小時候,她常在街道上玩耍,常跟小販學法,雞蛋仔也難不到她。她教導我們如果雞蛋仔要變成金黃色,一定翻轉弄雞蛋仔的鐵模,顏色才會均勻,沒有燶掉一邊的情況,可惜現在我們的時間太寶貴,多翻轉一下也來不及。萍水相逢,細味往日,瞬間雞蛋仔就做成了,太太跟我們道別,拿着熱烘烘的雞蛋仔,吃下的是濃濃的蛋香,也是街坊鄰里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