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工餘地圖

這陣子跟友人東奔西跑,由青衣到旺角,由旺角到銅鑼灣,由銅鑼灣到中環,由中環到天后,就是為了參加各式各樣的團體舉辦的研討會。研討會所涉獵的範疇也跟我們的「工餘地圖」一樣南轅北轍,由中國發展、危機社會、新界藍圖、儒家哲學、澳門施政到公平貿易。

書本來是可以自己閉門讀的。可是,你漸漸會發覺「力讀仍愁不盡書」。加上你會發現社會上其實是有很多免費而甚有質素的資源,源源不絕地供給大眾,無謂浪費,研討會絕對是資訊發達的年代下一種速食的好方法。雖說「速食」,其實每回也最少要兩個多小時。

有時看到研討會的座上客,你會有一絲感動,而這種悸動是能夠強化你的行動力。原因是你看到學問不只在腦內、不只在心中、不只在書中、不只在屏幕上、不只在圖書館、不只在學校,而是在社會內、生活中發生著、激盪著,且面對大眾而非學者。它化成言語、變成生活。

你會好奇,日常工作已經夠累人,是什麼令一眾願意付出工餘時間、穿梭鬧市,馴服於似乎較納悶的議題下靜靜聽著、默默想著?又是什麼人願意推動著這些煩瑣的活動?你可以想像當然不會是像那種XX簽名會的熱捧活動。

它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當然你可以說是某些書局在這時局下別無他法的生存之道,另一面其實也就是書局轉型下產生的恩物。也的而且確可以說成是講者討點知名度的地頭,更可以解釋為炎炎夏日遊手好閒之輩圖冷氣之地坐過夠。不過我想說的是人們不到這裡來,還是可以有很多別的選擇。當然,對於年輕一輩,選擇可能更多。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出席研討會這個行為本身已隱藏了一種動機,一種求知的心態、一種股想要發問的衝動。人們關心起自己身處或周遭的地方所發生的事情,並把之與他人聯繫起來,成為一個集體。而這種好奇或許就是對自己在社會的角色的一種質疑與提問。康德說過人類成熟與不成熟之間的差異,不只在於人們能否自由地進行理性思考,非盲從權威,而更重要的是人們能否讓這種思考在公共社會中發生。

研討會這種方式可能比書本更能呈現多角度思考。你暫時可跳出框框,放下自我,嘗試看看不同界別的人如何看待事情。每次出發前,我總會想像:在這一個議題下,出席的又會是什麼人?

除了聽眾,有時你不免佩服講者的學識淵博,更不禁驚嘆為何有些人的生命、腦袋能承受那麼多而好些人可能一生也未曾真真正正翻過一本二百多頁的書。當然,生活是可以有無數的選擇。我們可以上上網、嚐美食、逛逛街、打打機、唱唱歌、看看電視…… 不過能夠在工餘時增值自己,也許你會看得見別人看不到的。當然你無須比別人優勝,只是人需要廣泛的什麼都知道一點點,要訓練出看得懂世界的一雙眼,也要把自己提升到更高層次。

愛因斯坦好像說過生活的價值在於工餘時間。我只想提出一種我認為平衡且有意義的生活方式。當然我跟友人的「工餘地圖」也承載著點點味覺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