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治當真與你無關?—公用事業篇

政治當真與你無關?—公用事業篇

上文我們討論了香港的大地產商如何勾結政府魚肉市民,令香港人負擔全球最高昂的房屋開支,直接降低我們的生活質素。故事還未完結,其實地產霸權已深入香港人日常生活每一個環節,包括電力、煤氣、電訊、公共運輸、傳媒及廣播,可謂無處不在。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涉及專營或壟斷市場,受政府監管,也是財團與政府利益輸送的高危區。

公用事業霸權是地產霸權的伸延

李嘉誠長和系的港燈和嘉道理家族的中電,壟斷了香港整個電力市場,電費過高問題早已為人詬病。早前消委會發表香港電力市場研究報告,批評中電和港燈藉現行管制協議,賺取無風險、資產淨值9.99%回報率。利潤管制協議原意是保障小市民利益,但竟變成了保障電力公司利潤。由於電費水平與固定資產淨值掛鈎,電力公司為了增加利潤,不斷擴張容量,產生過剩電力,造成浪費。兩電年年賺大錢,卻奉旨加價。以中電為例,過去五年累積加幅達24.2%,高於通漲,實拜利潤管制協議所賜。

至於李兆基恆基旗下的煤氣,不但完全壟斷香港燃氣市場,而且不受政府監管, 只靠一份《資料及諮詢協議》作規範,調整價格的彈性相當大, 近乎無皇管。消委會早在1995年已經發表報告,認為煤氣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七成,利潤遠高於合理水平,建議政府監管,並應引進天然氣競爭。可是政府沒有接納建議,容許煤氣公司繼續賺取暴利,煤氣每度收費較外國天然氣高出一倍以上。事實上,在幾隻公用股之中,煤氣盈利最高。

電訊方面,李澤楷的盈科獲特區政府批數碼港項目, 更隨即鯨吞香港電訊,一躍成為地產和電訊業大亨。去年電訊盈科購回CSL, 加上父親李嘉誠和黃擁有的和記電訊,李氏家族合共控制香港六成電訊市場。另外,新鴻基集團持有本港第三大流動電話公司數碼通,新世界集團則持有新世界電訊。本地流動電訊商除了中國移動之外,已給地產集團壟斷了。三個固網電話供應商,除了電訊盈科及和記電訊外,就是九倉電訊,清一色有地產背景。

公共運輸方面,新世界旗下新創建集團同時擁有新巴、城巴、新渡輪;新鴻基持有九巴;恆基持有香港小輪; 九倉持有天星小輪和電車公司;港鐵作為香港最大土地供應商,本身就是一個地產霸權, 藉著壟斷鐵路沿線物業發展賺大錢之餘,依然年年加價。傳媒廣播方面,李嘉誠的和黃擁有新城電台;李澤楷的電訊盈科旗下有NOW TV, 私人則擁有信報財經新聞;九倉經營有線電視。2013年政府發出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分別由九倉的奇妙電視及電訊盈科屬下的香港電視娛樂奪得,反而眾望所歸但沒有地產背景的王維基就落選,地產財團的威力可見一斑。

大地產商憑藉政府房屋政策傾斜賺得盤滿缽滿,在公用事業上亦不忘老本行,藉著改變土地用途起樓再大賺一筆。長實在1985年收購港燈後,隨即向政府申請搬遷鴨脷洲電廠,將地皮改建成大型住宅海怡半島;恆基旗下煤氣公司獲政府豁免大量樓面面積,將土瓜灣煤氣廠位置改建成五棟摩天住宅翔龍灣;新鴻基旗下九巴成功向政府申請將荔枝角車廠改變用途,興建豪宅曼克頓山;中電也在地產方面分一杯羹,將紅磡鶴園發電廠重建海逸豪園,更獲批將亞皆老街總部改建三棟豪宅。

另一方面,大地產商不斷利用旗下公共事業,進行跨行業壟斷和綑綁式銷售。舉例說,長實所發展的樓盤,往往限制甚至強迫住戶使用旗下和記電訊提供的固網和寬頻服務;屋苑商場通常只有百佳、屈臣氏、豐澤,而沒有惠康、萬寧、百老匯、家住港島區的朋友更別無選擇只可幫襯港燈。同樣地, 恆基發展的新樓盤,廚房和浴室裡一定安裝煤氣爐,而絕非電磁爐或電熱水爐。

壟斷市場是官商勾結的溫床

公共事業多數是壟斷市場,沒有競爭對手,例如電力、煤氣、鐵路、小輪;又或是寡頭壟斷市場, 即市場由少數幾個獲發牌競爭者控制,例如電訊、電視及廣播。壟斷市場必須靠政府的干預和調節,才能避免企業賺取超額壟斷利潤,以保障消費者利益;寡頭壟斷市場同樣要靠政府監管,避免價格被合謀操控, 損害消費者利益。不論完全壟斷或寡頭壟斷市場,政府的角色都很重要,是否發牌、續牌或准許加價,一概由政府決定,市民只能靠政府把關。

不幸地,我們看到地產財團明目張膽,招攬退休高官出任旗下公共事業高層。前庫務司陳祖澤提早退休出任九巴董事長;前房屋署副署長鍾麗幗退休不足半年,便出任恆基旗下香港小輪業務發展董事; 前任警務處長曾蔭培退休後擔任新巴、城巴、及新渡輪副主席;前水警警區指揮官許招賢出任新渡輪董事兼總經理;前海事處助理處長秦炳輝退休後,未獲公務員事務局批准,便偷步到信德中旅船務擔任工程總監。高官任內制訂政策的同時,如果存心為退休之後鋪路,對大財團的壟斷事業就不會認真監管,只會「隻眼開、隻眼閉」, 讓企業賺取超額利潤,受害的自然是市民大眾。

政府官員監察不力,立法會就成為替市民把關的最後防線。可惜功能組別和分組點票機制令少數工商界代表可以輕易否決對大財團不利的議案。自1996至2006年間,立法會泛民議員多次動議辯論香港競爭和反壟斷政策, 但都被功能組別否決,就連政府僅僅就公平競爭法進行可行性研究也公然反對。直到2010年,政府在社會壓力下終於宣布落實競爭法, 卻再三向商界讓步,對條例草案作出多項修訂, 兼且豁免政府和法定組織, 包括提供主要公共服務的私營機構,例如電力公司和公共運輸公司。港人經過多年努力爭取的競爭法,到最後竟淪為花瓶。

近年地產權貴更全面進佔特區政治權力圈,包括人大、政協、選舉委員會、立法會、和各個政府諮詢架構。以1200人選委會為例,就盡攬各大地產集團代表人物, 如長實李嘉誠父子、恆基李兆基父子、新鴻基郭氏兄弟、九倉吳光正、新世界鄭家純等;還有公用事業代表如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九巴非執行董事陳祖澤。這班財團企業代表身負投票選特首的重任, 背後同時牽涉龐大壟斷市場利益,他們選出來的特首到底會有多大動機與決心去捍衛小市民利益,實在令人懷疑。

香港人住貴樓、搭貴車、交貴電費,收入追不上價格加幅,根本並非經濟好景帶來通脹壓力,而是特區的畸型政治制度,縱容一班政經特權份子巧取豪奪。政府官員為了方便管治, 甚至為了個人利益,政策上不惜向權貴逢迎, 任由市民被魚肉。你願意繼續做沉默的大多數,任由自身利益被剝削?不想的話,首先由大家的生活態度開始。大家減少用電,不去大商家的超級市場,而是多支持本地小商店及本地農產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登記做選民,運用你手中的一票,選出真正為我們爭取利益的議會代表,替我們監察政府,向大財團說不。

思言行 -- 慎思敢言,以言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