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主主義的悲歌

民主主義的悲歌

當我們都抬頭看著漫天煙火慶祝新一年的來臨時,有沒有想過那些璀璨的火花會倒過來射向地面上的我們?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就是在威力比這些煙火強上千千萬萬倍的硝煙與炮火中渡過新年的。

當人們談到民主制度的失敗,很多人都會拿出阿扁來當例子。然而政治家貪污受賄只是個人的腐敗,當政治家貪污受賄時人民不能加以批判,那才算是政治的腐敗。民主政治從根本就去除了偉人主義,反而正視人們自私、貪婪及棧權等劣根性,所以權力必須受到限制、監察和批判。從阿扁現時淪為階下囚來看,台灣的民主政治是正朝著成功的方向發展的。更何況,阿扁的所作所為要是比起以色列的政客,實在是微不足道。

從古至今,軍事行動都要有出師之名,才可以獲得民眾的支持。這一次以色列出兵當然也有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他們自稱要「保護南部邊境國民免受哈馬斯火箭炮襲擊,並要搗毀哈馬斯組織以恢愎和平」。記得以前「Applied Ethics」是必修科,其中有一個叫「Just War」的chapter我印象特別深刻。(特別深刻的原因是我在那一課Lecture時公然吃雞腿被Lecturer指責,到現在還是會被同學們拿來當笑柄)「理論」上,一場戰爭被稱為「正義戰爭」,第一個條件必先是出師有名。而這些所謂出兵的理由,大都離不開「為和平而戰」。

我打從心底裡不相信有所謂「正義戰爭」這回事。戰爭一旦開打,就不可能沒有死傷。波及踏實地過活的平民們,亦是在所難免。而且今次以軍的行動雖然聲稱是針對哈馬斯的組織,但事實上跟本是狂轟濫炸,民居、難民營甚至學校都不能倖免於難。十誡中最普世的一條就是不可殺人,猶太人自稱上帝的選民,我倒是很想聽聽他們到底如何解釋「為和平而戰」所包含的巨大矛盾。

以軍今次出兵實際上是出於政客們的政治考慮。以色列大選將於2月進行,外長利夫尼( Tzipi Livni ),為了擊敗右翼鷹派對手內坦亞胡問鼎總理寶座,決意擺出一副戰鬥格,大力推動今次軍事行動。以軍到目前為止的行動都節節勝利,軍事的成功是一種催化劑,它往往能使潛伏在人們心中的好戰幻覺一下子爆發出來。美聯社報導指,民意調查顯示支持以軍行動的以色列國民高達93%。相信利夫尼的支持度也提升了不少吧?為了一己獲得權力,而將與自己無關的人推上戰場,令無數無辜的平民血流成河,而自己卻躲在安全的後方,歌詠著戰爭的偉大。這簡直是對民主主義的最大污辱。阿扁在她面前,大概只算是滄海一粟罷了。

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去年9月因貪污醜聞下台,軍事行動能夠挽回民心,助同屬前進黨的利夫尼上位,當然樂意為之。政治家們總是認為軍事上的勝利可以彌補政治上的缺失。美軍在2001年911後展開的阿富汗戰爭成功令塔利班政權倒台,亦令在2000年大選中只能極具爭議性地險勝的布殊,在2004年輕鬆連任。然而軍事始終只是政治的一部份,而且是其中最為不文明的一部分。如果政治家倚靠戰事來獲得支持,那就必須一直勝下去。但事實上戰線的擴大與經濟的發展是互成反比的,當經濟的問題開始浮現,人民生活直接感受到戰爭的影響時,民心自會思變。所以相對上較為反戰的奧巴馬就得以輕取麥凱恩。在民主制度下,人們雖然比較後知後覺,也已經付出了極大的犧牲,但最後還是可以作出選擇,避免泥足深陷。現代的民主政治才不過出現了僅僅兩個世紀多一點,在人類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只能算是個初生嬰兒吧。民主主義雖然陳義過高而且一再犯錯,但勝在有自省和自淨的能力,只要人類的文明繼續發展下去,悲歌總有一天會成為絕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