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除了劉鳴煒外,還有誰入主青年事務委員會?

官方的「青年事務委員會」,目的是與青少年多交流,解決青少年的問題。但此委員會成效一向不彰。就好似田二少今年早前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就提到,青年事務委員會原本是官方同青年溝通橋樑,但當中大部分政府委任,仲「唔少係富二代、地區議員、非青年阿叔」。

「佔中」行動後,社會有意見指應從教育入手,扭轉青年現今的「錯誤價值觀」。琴日,政府就立即進行「換血」,加入年紀比較輕委員。但背景又如何?又能否了解年輕人心聲?

一)謝曉虹
香港學生發展委員會主席謝曉虹去年於罷課期間撰寫文章「十問罷課為甚麼?」,指責反對派煽動學生罷課行為及質疑罷課作用。文章中,謝曉虹指出學生罷課甚至是不合作運動只是徒勞無功,而學生要求推翻八三一決定是「不現實」。她亦表示上課是學生的天職,不明白為何要利用上課時間去抗命,甚至說「提倡罷課的學生高舉為民主為公義,但罷課只是讓某些同學可以名正言順的「走堂」」。

文章後段一句「學生需要一張安靜的書桌,請還我們一張安靜的書桌!」,更顯示謝曉虹沒有解決問題成因的誠意,亦沒嘗試了解學生發起不合作運動背後因由,只是要求學生別去理政治,將全盤心機放在學業上。

二)蔡若蓮
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蔡若蓮針對佔領運動時表示,香港教育中過分注重技能和知識,缺少「修養」教育,導致學生急功近利,社會則用政治鬥爭來掩蓋真正民主教育,使青年只懂得「批判」而沒有「承擔」和「尊重」,亦會沉醉被擁戴導致入魔。

蔡若蓮亦指出此次佔領活動的學生,他們知識豐富,有很強的辯論技巧和組織能力,可惜修養不夠。她直言,學生企圖通過急功近利的政治鬥爭手段爭取民主,反而形成「民主霸權」,進而扼殺了民主。

三)鄭重科
作為珠海政協及香港菁英會副主席的鄭重科去年佔領運動期間表示,普選制度要符合香港實際情況,不能硬搬外國的一套,而是要循序漸進確保香港繁榮穩定。針對由學生主導的佔領運動時,他表示台灣反服貿行動已經給予國際好混亂印象,但香港就反過來邀請台灣學運領袖來港。

而在二零一二年,鄭重科亦曾透過立法會意見書表示支持修訂立法會條例,阻止議員辭職變相補選。

「應付」青少年問題最重要的是心態以及了解,並非單憑委任年紀輕的委員便可以。從以上部分新任委員可以看到他們對應付青年問題的方法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非解決問題」。若果政府及委員會「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話,到最後只是會出現更多像前主席陳振彬大聲喝罵年青人「收聲!」的事而已。

香港大學大學堂時事輔助委員會Facebook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casubcomuniversityhallhkusu

參考文章:

謝曉虹「十問罷課為甚麼?」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4-09/21/content_3381814.htm

蔡若蓮「學生只懂批判無承擔」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4/1217/286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