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幼兒教育的「囚徒困境」

幼兒教育的「囚徒困境」

最近幼稚園教育又掀起熱話,不禁使人深思香港教育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為人父母,最近我亦開始思考幼稚園,家庭教育等的教育問題。眼見小小的孩子由牙牙學語開始已經要背負「競爭」這個重擔,心頭總有一股酸溜溜的感覺;同時又憂心忡忡。很多人覺得社會上的競爭益見激烈,孩子難免要接受更早更多的訓練,以迎合社會的需要。 因此教育越發變得恍如訓練猛獸的機械,目的在於訓練出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可以生存(苟存)的生物。在如斯背景下,教育制度和社會的扭曲在所不已。事實真的是如此麼?

即使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抱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但絕大多數總有「望子成才」的願望。可惜的是,其思路跳不出「比較式」的框架,「成才」的尺度是比較周遭的成果而得出來。當一個家長眼見身邊有幾個孩子小小就懂得數學,音樂,外語等,不難想像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有這個學習能力,只要一點兒訓練就可以一樣聰明,懂得一樣的多。 這種無意識的比較心理驅使下,正回饋(positive feedback)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結果是孩子越學越多,越學越深。這不是因為社會有更多競爭而造成,而是因為家長害怕競爭而產生的一種反應。西方社會也有「望子成才」的心態,但「成才」的定義會因孩子的成長而改變。兒時的「才」是自由發展的才。多接觸,多探索就是學習的目的。孩子大了,就多了發展多樣的興趣和社交活動。西方人眼中的學習思維是動態的。相比之下,香港人的「學習」只有一個靜態的目的:就是比別人學得更多更好。誰相信西方社會中的競爭不激烈?只是西方人相信學習競爭是個人的責任,而不是家長和教育強逼在孩子身上的一個義務。所以西方人是教育孩子「學習」這個能力;香港人就填鴨式地教育孩子「競爭」這個能力。 易言之,學習成為了競爭的道具,漸漸變得沒趣。

我相信「虎媽」不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但家長總會因為孩子懂得一個艱深的英文生詞或一道數學題而感覺莫明奇妙的興奮。一般來說,世界各地的幼稚園在編製教材和課程都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在香港,教育制度這個所謂的框架在幼稚園起不了什麼決定性的作用。一所有名氣的幼稚園會令升學一所有名氣的小學更加容易,但幼稚園課程不會因此而失去自由度。問題在於幼稚園在很多營運者眼中是一盤生意,有需求就有供應。這個世代的家長教育程度多了,孩子兒時已經學會ABC,當然不會滿足於幼稚園停留在「A for Apple」這種教育。家長的願望投射在幼稚園上,變相扭曲了幼兒教育的目的。一小撮人還好,但「望子成才」的願望是一個群體現象,所以現今的幼稚園教育就發展到好像銀行擠提一樣的一種「自証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從群體考慮這個社會現象會忽略個體的責任,是找不到出路的。就好像戰爭常被誤以為是幾個人或一個組織的產物,平民永遠是無辜。家長對競爭的害怕就是加劇競爭的一種原動力,每個家長都是制度的持份者。在個人層面是沒有殺傷力的,更可能是一個正面的想法,但一成為社會的主流思維,其負面效果就出現在群體之間,而且不斷繁殖。情況就好像博弈論(Game Theory)裡的「囚徒困境」(Prisoner Dilemma)一樣,每一個人只是做最合理的選擇,但結果是每一個人的回報卻減少。這種困局很難打破。家長的勇氣和對孩子的信任是需要改變這種社會現象的。當家長漸次明白和尊重孩子有作為人的一種個性/完整性(integrity of a human being), 就會發現教育的目的不是在於發展孩子的能力,而是發揮孩子的個性。而正是這種個性產生孩子自發學習的能力,成全一個真正有思想的人。

康德曾經講過「任何行為都不能把人當作手段來看,要以目的來看」(Act in such a way that you always treat humanity, whether in your own person or in the person of any other, never simply as a means, but always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nd)。希望所有家長今日就開始嘗試把自己的孩子當作一個「孩子」來看,而不是一個「能學習的工具」吧。

作者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ex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