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上水的青年創業夢

上水的青年創業夢

文:衛翠明

位於新界北的上水,由於地理關係,在推行自由行政策之後,成為自由行及水貨客出沒的熱點。每天上水火車站擠滿了大量的來自內地的水貨客,很多手上都拿著大件行李。從火車站走出來,沿著龍運路走,來到了龍豐花園,街上是藥房及大型藥妝店,售賣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貨物霸佔行人路,令經過的人在擁擠的路上只好被迫走到旁邊的單車路上。

轉入龍豐的橫街,這裡開設了多間醫務所和出租的臨時舖位,也是迫滿了購物的水貨客。在這橫街有一個不顯眼入口,就是通往龍豐購物商場的入口。

05

方進入龍豐商場感覺就和外面嘈雜的環境成了一個對比。裝修簡單的商場內有電腦用品、手提電話、飾物、服飾等店舖,給區內街坊提供一個購物的地方。

一所台灣零食店開設在商場中主要的兩個入口中間的通道位置。零食店的老闆黃詠嫻認為綠色是最能夠代表寶島台灣的顏色,所以搬到此舖位時,特意將牆壁油成和招牌一樣的綠色。

雖然她和她的兩位朋友鄭奕忻、司徒穎霖,都不是台灣人,但他們喜歡到台灣旅行,一年至少去當地十次以上,台灣朋友常常帶他們食一些地道的美食,他們覺得台灣有很多優質的土產食物,希望能帶給大家享用。而她擁有經營網購經驗,所以三人決定開舖做老闆,由台灣直接訂購產品到香港售賣。

01

因為三位老闆,在上水出生長大,長大後也在上水區居住,對上水有著深厚的感情。「呢幾年,上水改變左好多!多左好多藥房和金舖。好多以前買野的舖頭都無曬,令上水好悶,居民都唔想留在上水消費。」黃詠嫻感嘆。「我希望我們舖頭可以帶到一些台灣的美食給上水街坊購買。」最後三位新老闆在商量後,選擇把舖頭開設在上水。

最初他們的零食店是在商場對面一座唐樓的三樓起步。「地鋪我們租唔起,上水地舖一個月要幾十萬租金,我們小生意負擔唔起,只好在唐樓的樓上舖開店。」

今年四月他們合資的零食店正式開幕,當時好多上水的街坊冒名而來,支持新開的小店。

幾個月後因為到踏入香港的夏季,黃詠嫻感受到客人的不便,決定搬舖。「炎夏三十幾度,客人不是個個上落方便,連我們搬貨都覺得吃力,所以想轉換一下環境,最後找到這間新舖。」

10

「我們樓上鋪位比這裡大三倍,當時我們可以分門別類的放在貨架給人選購,現在有很多貨都不能展示出來。現在只能放在閣樓。」,雖然新舖比舊細,但租金差不多,可見在成本上地舖是比樓上舖高很多,看著他們的兩個貨架,放著各種類型來自台灣的產品,有麵食、零食、化妝品等等。這是小店常常給人有種密密麻麻的感覺。要善用有限的地方展示更多的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的客人。

「我們負擔不到租一個貨倉,所以只能少量入貨。這樣反而配合到我們的想法,因為台灣有很多不同品牌的美食,不止旅遊書常介紹的幾個品牌。我們覺得台灣無論網購、小店出的食物,都有很多品牌值得推介給香港人。我們不用存放太多貨物,我們想帶最新款的台灣美食給客人。」

除了這兩個貨架外,舖內還有一個飲品櫃和一個小型凍肉櫃。「貨架都是我們一手一腳砌出來,雪櫃都是我們自己搬來。」,可見經營小店很多時候要親力親為去節省開支。她表示現在她和朋友每星期輪流到台灣採購和尋找新產品帶回香港,更加直接跟台灣廠商直接訂貨,保證貨物新鮮無破損才會賣給顧客。

09

現在他們主要利用交友軟件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宣傳,更開設網站提供本地網上購物服務,讓人在網上購買零食。「我們會在入數後一天內將貨物寄出。快手快腳,這是我們小店我優勢。」,小店就是可以體貼到客人想盡快得到貨物的心情。

採訪當日,新舖剛好開了十天。「這裡人流比以前多,熟客介紹更多人來買野。以前有些太太在附近的街市買完餸,搬著很重的車仔到我們舊店買豬肉干和奶茶等,現在方便了,所以介紹更多人來買野,生意好過之前。」,人流多了令老闆對零食舖未來更有信心。「現在我們九成客人都是街坊,有些元朗、屯門、九龍的客人是看到我們Facebook 專頁,專程過來幫襯。現在和客人溝通更多,更加知道他們需要甚麼產品。」的確小店和大型商店的分別在於與客人的互動。客人需要價錢合理和地點方便的小店。小店亦要和客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保持穩定的生意。

從三位青年人創業的經驗,可以看到本地的街坊都有一定的消費力,為什麼因為水貨客而忽略這些消費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