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真正的國民教育

文: 達

昨晚看翡翠台的《六十年,忘不了》,看到石原慎太郎之流的狂態,突然想起有關「國民教育」的議題,也想起龍應台老師的文章——《香港的老師問》:

到香港教育學院去「答學生問」。答應去,是因為,教育學院是培養小學和初中老師的地方。在我心目中,小學、初中教育是重大「國家基礎建
設」:創造力和想像力在這裡破土,公民素養在這裡奠基,文化的敏感、人格的力量在這裡打樁──誰,比這些教師更站在前線、更接近地基、更值得愛護、更重要
呢?

臨走時,帶了厚厚一把不及回應的提問紙,回家壓在咖啡杯下。海風獵獵吹進客廳,把兩張紙掀到了地板上,我彎腰拾起。既然風要我讀,遂去讀它。

您的文章中好像有一個觀點:我們不一定要認同自己的國家,更不一定要認同自己的政權。那麼在中小學裡的「國民教育」,我們該教些什麼呢?或者說,究竟需不需要「國民教育」這種東西? ──一個中學老師

那個中學教師,就是我。

她的文章沒有直接回應我的問題,只記錄了她與兒子華飛的一段對話。在對話的尾聲,她說:

「華飛,你要永遠認得那個時刻,當你的國家變質、不值得愛、不能愛又無力對抗的時候,馬上就走。湯瑪斯曼和愛因斯坦都認得那個時刻。」

我開始明白她的用意:真正的國民教育,是要啟導出一種真正的國民道德情操和識見——當你的國家墮落時,不可跟隨她一起墮落,要義無反顧地向她說不。當然,在此之前,當你的國家出現石原慎太郎甚或希特拉一類的狂徒時,要勇敢地擔起公民的義務,動員公民的力量,向他迎頭痛擊!

就像昨晚《六十年,忘不了》中,那位拒絕起立唱《君之代》的日本先生一樣。

(照片由編輯貼上, 來源)

-----------------------------------------------------

回應重貼:

《子女,還是公民?》

記得上年七一前夕,社會大眾對民陣於往年七一遊行採用的口號「還政於民」是棄是用
眾說紛紜,甚至在中港兩地出現了一些混亂和爭議,事件惹來左派人士群起而攻之,直斥還政於民是「別有用心」,是對中央大不敬的舉動,對香港人是沒有益處。
夾在民主渴求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香港人似乎進退兩難了。但我想這場爭論不單只是政制改革的問題,而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民主概念的一個矛盾問題。

究竟當我們討論政改問題的時候,應該是以「公民」還是「子女」的身份對待與管治者對話?我們應稱呼北京為「中央」還是「阿爺」?以上的問題都直接指
向一個文化觀念:香港社會的政治狀況,究竟是「封建」、「民主」還是「封建式的民主」?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國「家」這個概念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因為這樣的
邏輯會與「君、臣、父、子」三綱五常拉上關係。縱然在我國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每遇政治爭論,總有人愛在喧鬧聲中搬出一大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先
哲箴言出來向異議者訓斥一番,但最令我費解的是:當我們在今天的香港討論政改問題時,為何還有眾多觀點以封建社會獨有的父權體制為基礎的論調?例如直呼中
央「阿爺」?

乍看之下,回歸後的香港在政治上經已改頭換臉,正其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但在文化上,殖民意識並未根除。雖然孫中山在一百年已前提出
的「民權」思想,在二零零四年的香港,每當提起要實現這個百年已在國土誕生的理念,卻好像談上了蓬萊三山,一切都是天荒夜談,令人不可思議?二十一世紀的
香港不再是「君權神授」的世界了,政府的合法性應該是來自人民,政府有責任想辦法爭取人民的支持。隨著九七回歸,香港也要改朝換代,結束殖民歷史而回歸祖
國,然而,英國人的撒出並不代表香港經已脫離殖民。

最近一些掌權人以「主人」的眼光審視香港,處處守護殖民地統治的祖制。這多得殖民地體制,培植和維護了一眾奴才,而仿傚這種統治設計的體制,當然依
舊打壓主體意識。在他們眼中,「小孩」聲音仍然充耳不聞。縱然香港人經已有心理準備趕快實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甚至心急得走到街上高呼他們等不著二
零四六年,他們要選出自己喜愛的政府,這樣才算「自治」,可是口不對心的殖民遺老大談和諧、高唱影響壓到一切,甚至公開說香港現在不需要民主,這裡不是
「政治城市」,甚至將民主訴求無限上綱,普選的希望被曲解為別有用心等一派胡言,真叫人作嘔。

七一遊行的目標當然是要爭取政改,落實雙普選,但更重要的是港人如何將整個對政治文化改
變過來,使政改轉化成文化的變革。廿一世紀的香港不再是「君權神授」的世界了,要落實「港人治港」,我們要認清人民與政府的關係不再是「從屬」的,這樣才
能擺脫殖民,重新建造香港人的家園,實現「高度自治」,這也是我對還政於民的理解。

《子女,還是公民?》一文撰於零四年七一前夕,希望阿達看見後,也會記起當時公眾經常提及的「國民、公民、子女」,中間隱含的政治。

-- 領男 於 July 25, 2005 04:34 PM

只有老百姓

老大的中華, 從來只有老百姓, 冇公民, 你試下同農民講下公民, 睇佢明唔明.

-- 錢恨少 於 July 26, 2005 09:2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