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重新認識頭上腳下的佔領地

重新認識頭上腳下的佔領地

先來一個利益申報,我自己沒有深入參與佔領中環的行動,也沒有留守,只是在互聯網和朋友得知佔領者的行動和想法,所以如有錯漏,或理解不準確,請大家指正。

我在看OCCUPYCENTRAL HONGKONG網頁,因為參加者能親自表達他們的見解,沒有主流媒體編輯。我在網頁裡面看到他們會討論如何對抗資本主義,在電影裡參考外國反資的經驗。而更明顯的是,他們在實踐民主決策和營造社區生活,例如「透過討論去尋求絕對共識,以減低暴力的程度 」以及互相貢獻自己才能和物資,不論下廚、剪頭髮、歌唱奏樂等,結連社群。當然,參加者來自五湖四海,不滿港式資本主義的原因和訴求也不同,抱持的意識形態各異,所以要協調出一致目標(包括聲明)就很困難 。參與者只能代表其組織發言,而不是代表整個行動。正因如此,共同生活的體驗就顯得重要,先建立一個兼容並包的社群,再構想綱領和主張。

也許要想的東西太多,加上當初佔領匯豐銀行地面的決定相當倉卒,又或者參加者其實都是不願活在問題處處的銀行金融體系下(甚至希望它早日消失),他們也許沒有時間思考佔領地跟港式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這有異於年前的保衛天星皇后利東街行動,支持者會特意翻查,重塑和介紹那些地方的由來和保留的意義。)然而,我認為認識佔領地是重要的,否則佔領地就猶如「借來的空間」,甚至給人家「詼諧」地想成「一群社運人士受著象徵資本主義的建築物的保護」,因為這公眾地方實令匯豐總部起高了──增加地積比率的結果 (見另文)。在這幾天,我速看了《金融帝國──匯豐》 一書,希望拉闊一下佔領的意義,並希望促進反抗的對策。

不要期望此書有甚麼批判金融體系和抨擊銀行過度借貸引起經濟泡沫的信息。即使在新修訂版加插了金融海嘯重挫了匯豐 ,又引述前主席葛霖指,收購Household International令銀行捲入次按危機是「一個但願沒有作過的投資」,作者劉詩平仍然想「它能否依然像鳳凰一般,在這場金球金融風暴掃蕩的廢墟中升起?」反之,我嘗試運用此書及相關的資料闡述銀行的發迹史,如何壯大,扣連本地華資財團,捲入金融風暴,以及緊扣你我生命,然後構想佔領地的意義。


《金融帝國──匯豐》

以「發戰爭財」起家
匯豐銀行在1865年3月3日正式開業,總部就是設在佔領地──皇后大道中1號。那時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對外開於港口通商,在香港經營的洋行大班們「迫切感到創辦一家本地銀行的需要,以便提供及時而充足的信貸,應付急劇膨脹的對華貿易」(頁5),不用如其他外資銀行那樣,等待外國總行的指示決策。組成銀行的洋行來自歐洲、美國和印度,而銀行在開業首十年已經在上海、倫敦、橫濱、舊金山、馬尼拉等開設分行及辦事處。有別於當時其他外資銀行以經營匯兌業務為主,匯豐積極吸納存款,又發行鈔票,手握大量流動資金,從而能辦理商業抵押貸款和商業票據貼現業務,以及放貸給滿清政府建立軍隊(頁21至28)。說得白一點,銀行其實是「發戰爭財」,在1874至1884年間,銀行先後貸款多次給左宗棠西征新疆,和給兩廣總督籌建海防防禦法國的入侵。作者引述數據指在這十年間,清政府共借外債12次,匯豐承借8次共1,675萬兩,佔借款總額約80%。在1876-1888年間,這些借款所得盈利,佔全部淨利一般超過兩成(頁45)。在後來的馬關條約賠款和庚子賠款,匯豐和其他國家銀行也競相借款給清政府,收取利息和手續費(頁76-80)。銀行後來也借錢給清政府建鐵路和給袁世凱解決政府的國庫空虛 。銀行所屬的國家在借款時開設嚴苛條件,左右政府大局,例如令中國失去財政和鹽政自主權(頁89-102)。在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匯豐在內地和香港的資產和盈利一直穩定,在1935年10月更建成新大樓,應付新的業務需求,包括接運金銀和增加保險箱,發揮戰時財產避難所的角色(頁133和146)。

戰後與華資財團建立關係
香港淪陷和中國抗戰,令匯豐業務停止,戰後香港的業務恢復過來,而中國共產黨上台和韓戰爆發,使匯豐撤離內地業務遷至香港,並迎接上海的企業家和資本及廣東的勞動力。接下來的故事,是香港工業發展,匯豐借款給工業家買地建廠房和購置原料,同時著力發展東南亞貿易業務(頁167-172)。1959及1965年,匯豐對外收購印度的有利銀行和中東英格蘭銀行,對內則承著華資銀行危機,以低廉價錢收購華資老號恒生銀行51%股權,吃掉對手,成了本地銀行業龍頭。

1970年代是世界和本地政經變革的時刻。在本地,那體現於華資地產商進佔市場。本地洋行在那時候不斷併購,間接導致今天財團掌控市民日常生活的情況。當時香港有「英資四大行」,即怡和、和黃、太古和會德豐。匯豐積極跟稱為「英資四大行」合作。同時間,華資地產商在1960年代低價買地,又上市集資,興建樓房,力量漸大,銀行意識到要跟華商建立關係,其中一位是李嘉誠,例如在1974年,匯豐跟李嘉誠共同出資重建華人行。

本文之所以提及李嘉誠,重點是匯豐是長實的Kingmaker,契機是匯豐把手上的和黃股票賣給李嘉誠。在這兒不妨花一點時間記下這段歷史。和記黃埔的前身是兩間不相關的和記洋行和黃埔船塢。在1969年,和記國際收購了黃埔船塢三成股權,石油危機令港股大瀉,和記被匯豐收購約三分一股權。及後匯豐把和記和黃埔合併,成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旗下包括地產、建造、貨櫃運輸和零售等業務,並伺機出售。在1979年,李嘉誠看上了和黃,加上匯豐主席在勸說長實放棄九龍倉收購事件上欠了李嘉誠一個人情,於是雙方不久達成協議,優惠李嘉誠,使其以每股7.1元收購匯豐手上全部九千萬股和黃股票,總售價6.39億元。長實成為和黃大股東 ,更在1年內增持至40%,成功控制和記黃埔並取得船塢土地,發展成現在的黃埔花園。1981年,李嘉誠做了和黃主席至今。1985年,李嘉誠出任匯豐銀行董事局非執行副董事,直至1992年。《明報》也指出到現在匯豐和李嘉誠的關係仍然良好。匯控在2009年3月世紀供股,李嘉誠及其他華資大亨參與包銷供股 ,支持匯豐。

新自由主義下的銀行國際化
七十年代也是新自由主義開始實踐並取代凱恩斯主義的時間。我們可以綜合夏菽、冼麗、和劉詩平的時代背景描述,理解匯豐為何在這時候除了看重本地華資企業外,還進一步開拓國際業務:

石油危機結束了戰後全球資本主義的榮景,失業率高企、經濟增長低、利潤也低,資本和金融機構要尋找高回報的投資。此時,右派經濟學家和英美為首的領導人吹噓只有新自由主義能經濟起死回生,於是去除資本流動的限制,促進自由市場,於是金融機構四出向外擴張,並且產生更多投資產品,例如把資產證券化 。。匯豐在1978年持有51%美國海豐銀行股權,1986年落實5年後收購賓夕法尼亞銀行,同年收購加大英屬哥倫比亞銀行,成立澳洲匯豐銀行,以及收購英國詹金寶公司,涉足資本市場和證券業務。

1985年,匯豐第四代總部大樓──也是佔領地──落成啟用,主席並聲言建築物會跨越廿一世紀。大廈工程耗大,設計摩登,表明銀行走進國際,並認為香港有能力擔當國際的金融中心。在1988年匯豐已逐漸將「香港準中央銀行」的角色移至港府的金融管理局和外匯基金,象徵匯豐在香港的地位減退。銀行在1992年重組,成立控股公司和把註冊地遷移倫敦,同時併購英國米特蘭銀行,「為業務國際化及香港主權回歸買『政治保險』鋪路」(明報2011/02/27)。

強積金和樓宇按揭市場一哥
話說回來,匯豐雖說國際化,但香港一個地區業務在2006、2007、2010和2011年匯豐的稅前利潤中,佔了23%至30%,相當於28.77至73.39億美元,在2008和2009年兩年,由於北美洲虧蝕,香港就撐住了58.7%和71.0%的利潤,相當於約50億美元。當中包括保險,按揭和投資產品等。

隨便搜尋一下資料,發現香港匯豐經常於現樓按揭業務中首三位,而目前於強積金市場佔總體比重最大。匯豐連續十個月在現樓住宅按揭排名首位,達到總市場的22.5% 。事實上,隨著《中英聯合聲明》簽署,訂明每年賣地不多於50公頃,土地供應大減的因素,加上內地開放改革,香港開展1985-1997年12年的大漲小回,帶有投機性質回報較高及較快的行業卻成為投資者上上之選,樓宇有買貴沒買錯。地產商不斷建樓,不論住宅還是商業,也造就了按揭市場。九十年代以來,香港本地使用的貸款中,對地產業的貸款迅速增加。匯豐當然不會錯過放貸賺取利息的好機會。這也就是「生息資本透過資本主義信貸系統在現今社會已牢牢地扣緊地產資本的流通」(參考Kaxton 文)。

ScreenHunter_02 Oct. 25 10.34

資料來源:(許寶強 2011:1988年及以前數字引自《香港房地產年鑒1990》,香港經濟導報社,1991。1989-1996年數字引自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Annual Reports, 1993, 1994, 1995 & 1996。1997年以後的數字引自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 Annual Report 各期。)

因著香港政府、工商界和支持自由市場的學者反對,憂慮全民老年退休保障「違反政府一貫自由市場的經濟方式,走到財政緊拙的地步」,加上 不少國家和跨國組織倡議和實行退休基金個人化 (和金融化),香港前立法局在1995年通過成立強制性私營公積金,至今推行超過十年。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退休基金已成為金融資本的重要來源,也是不少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生財工具。小市民只能祈求強積金只升不跌,希望可以捱到退休後三數年的支出──儘管過去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基金可以虧蝕,而且難以控制。基金公司盯實這塊肥豬肉,並收取高昂的管理費。截至去年十月,匯豐的強積金賬戶管理超過1,150億港元的資產,是10年前的28倍。在去年9月,匯豐(和恒生)於強積金市場的佔有率以資產計為32.4% 。在今年二月前,旗下三隻強積金的管理費,高達1.50%,之後才調低至不足1% (明報2011/02/11)。諷刺的是,正是因為退休保障失效,市民才更需要投資股市樓市,希望老年多個錢傍身。

國際化和業務併購:逃得過金融風暴,逃不過海嘯
匯豐在九十年代繼續併購,而書本作者劉詩平就把此行動來解釋銀行能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

「正是匯豐多年來的國際化策略,沈弼、浦偉士精心策劃的大量兼併與收購,把匯豐的經營業務拓展至世界各地,從而最大限度分散了亞洲金融風暴及香港泡沫經濟破滅的影響,並分享到了美、歐經濟穩定增長的成果」(頁251)。

往後幾年,集團拿著簡單的六角形的品牌,和「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口號繼續往法國、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美國和內地等收購和發展業務,重點放在新興經濟體。作者引述集團當時的行政總裁葛霖在2003年的話,指集團會「不斷拓展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表明這是我們集團的策略目標」(頁285)。在2005和2006年度,這些業務佔整體稅前利潤約四分之一(頁350)。

當然,在這併購歷程包括事後連葛霖也稱為「但願不曾進行過這項收購」("It's an acquisition we wish we hadn't done with the benefit ofhindsight, and there are lessons to be learned)的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Household從事美國的次按房貸業務,收取高利息,可令匯豐大量存款有出路,遂被匯豐看中收購。2006年美國房貸違約情況比預期高,牽起次按風暴,匯豐在2007年要為Household預期壞帳作大幅撥備,發出上市以來首次盈利警告。兩年半以來匯豐融資的貸款減值撥備,累積已達約250億美元(約1,984億港元),大約等如匯豐控股集團1年半的整體盈利。匯豐決定除信用卡業務外,不再以經營消費融資業務,並且結束其大多數分行,在美國裁減6,100職位 (經濟日報2009/03/03)。

匯豐銀行今趟因為沾手次按而蝕大本,而原本堅稱資本水平充裕的匯控,亦終於在2009年3月供股集資約1,380億港元。這趟世紀供股牽動全港大小股民和機構的心,不少股民抱著對匯豐的深厚感情,加上不願股份被攤薄而參與供股。不久因為美國政府拯救華爾街,各國政府也放鬆銀根,大量資金到處投資,讓股市樓市再次上升。匯豐股價由那時的低位33元上升約一倍,集團繼續尋覓東南亞和拉丁美洲新業務。

在太歲地上動土?
佔領中環行動落腳匯豐總行地面,而匯豐銀行以至整個集團也是體現著新自由主義的證券化和金融化。對我來說,今次佔領行動是難得好機會正面跟在金融街的群眾接觸,彼此交流思想和形勢。本文嘗試勾勒匯豐幾個發展的片段,再嵌入香港和資本主義的演變,從而了解這地方的歷史,賦予佔領地更多意義。參與者先要了解絕大部份的香港人也在不同層面跟匯豐和其他銀行扣連上:僱員、強積金客戶、投資客戶、按揭客戶、生意夥伴、技術支援,等等。他們當中是在這銀行得到好處,曾經投放了感情和青春,又有不少給銀行拖累,有些敢怒,有些敢怒不敢言(例如匯豐月前宣佈裁員三千人,今天有報章引述匯豐職員「日日俾阿姐捽交數、要你上堂學 sell基金,慘到幾乎要晚晚係office內紮營過夜call客 」。)在這種複雜關係下,佔領者和社運團體很難用兩三句豪情壯語便鼓動他們出來抗爭。佔領者不妨可以多點扣連佔領地。佔領者也許舉出幾點訴求,例如減慢資本流動(如佔領華爾街示威者那樣倡議羅賓漢稅 );認同銀行匯兌、交易、存貸融資業務,但要減少投機,投資產品要簡單易明(不再買賣Accumulator等複雜的投資產品);基本生活非商品化(增建公營房屋,脫離按揭市場);改革退休保障(整合和增加長者基本生活開支,提升職業安全和加強健康生活,減少日後醫療開支)等等。也許這些訴求說到底是為資本主義修補,不足以終結新自由主義,但至少這會容易得到社會主流──至少爭取佔領地樓上,包括那三千人,即13%未來被裁員工──的認同。

主題圖片來源見

[參考資料稍後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