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Mall幻詞典 – 關於本地商場的七點觀察

被稱為「購物天堂」的香港,是一個商場泛濫的城市。現時本地商場約有三、四百座,樓面面積合計四千萬方尺,每年更有近200萬方尺的增長;幾乎逐年都有一座大型購物中心開幕,如04年的朗豪坊,05年的apm,本月初又有位於九龍灣的MegaBox在隆重登場。「逛商場」、「血拼(shopping之形象化翻譯)」,對我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經驗。連香港文化博物館也於去年弄了個名為MEGartSTORE「商場時代的藝術體驗」的展覽,將商場文化化為裝置藝術,大肆歌頌一番。

如果要詳細剖析這種「商場熱」現象,恐怕足以成為一部社會學巨著;幸好筆者沒這麼大野心,只想專注在規劃和空間的課題上,以詞彙分析的方法來「描述」這種場所。

01. 背景 (Context)
「集體商業空間」這概念源遠流長,可以一直上溯至中外古時候的「市集」(英文稱為market place 或bazaar);但如果談論的是「現代大型消費場所」,即除購物外還包含吃喝玩樂、消閒社交等生活元素的室內空間,則最早出現於一戰與二戰期間的美國。

其時美國正處於汽車普及化、全國建設公路網的年代,大量人口從密集的城市移往郊區。為了應付突然出現的新郊區消費者的需求,故需在很短時間內,於荒地上興建集中型的購物中心。這些中心後來又發展為各式各樣、包羅萬有的消費場所,統稱為「mall」。它們在分類上歸屬為「計劃性人工商店街」,和傳統的逐漸形成的市集不同。

這背景在多方面影響著mall的設計,如:1) 市郊的地價便宜,建築物得以橫向發展,佔地廣闊;2) 設定的顧客不再是附近的社群,而是住處相隔一段路程,需要駕車前來的人,停車位的需求因此很大;3) mall外面沒什麼好景致,建築設計都是內向的,裡面花天花地,外立面卻是一道死灰的牆。

等到mall被移植到香港的土壤上,背景已不完全相同,其中最重要的分別是:我們根本沒有幅員廣大的「未開發土地」,香港商場的所在地亦非白紙一張,而是已發展完備的社區。

像旺角、觀塘等舊區,本身已是個連綿幾條街的大市集,就算重建或更新,都應採用更溫柔的手段;但政府和地產財團卻始終認定「商場是蠻荒之地的文明綠洲」,完全漠視既有環境,動輒將社區連根拔起,把城市的街道脈絡都排除在商場的冷面之外。

02. 豎直的街 (Vertical Street)
這也是美國mall給移植到香港後的又一改變:香港的地價實在難以容許橫向發展的建築物,所以本地商場至少都有四至五層(美國mall通常只有一兩層);較有野心的如朗豪坊,甚至弄到十數層,堪稱是「豎直了的旺角街道」。設計上自然要多花心思,因為人流慣性是水平走向的,也不喜歡被困在高塔內的感覺。

據說朗豪坊的高層商鋪(「Spiral」部份)就不太成功,結業的很多,所以才要改裝合併成大鋪,試圖作出補救。剛開幕的MegaBox也是以「垂直式家庭娛樂商場」作為號召,足足有18層樓之多,不知道又可會成功了?

03. 面積規模 (Area Scale)
這是全世界商場用來比併的標準。「大就是豪」、「大就是好」這想法已深入每個商場營運者的心。在中國市場上更是如此 - 過去數年間,中國商場早已「超英趕美」,東莞的「華南mall」(商場面積約700萬平尺,05年開幕),和北京的「金源時代購物中心」(商場面積約600萬平尺,04年開幕),便將雄據mall壇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的「West Edmonton Mall」(商場面積約400萬平尺,81年開幕)趕下「世界第一大mall」寶座;至於美國第一大的「Mall of America」(商場面積約250萬平尺,92年開幕)更是難與相比。

香港的土地比較珍貴,故沒有出現如此誇張地巨大的商場。全港最大的商場是海港城,合計約有200萬平尺,以遊人的角度而言其實也夠大了(其他本地商場可參附表。)

太大的商場會造成很多問題,中國大mall至今仍水土不服,華南mall內很多商鋪是空的,金源的情況也是只有人流卻無生意;畢竟超大型建築物與人的尺度是不相合的 - 龐大但單調的室內空間難以被閱讀,無法在人們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在裡面逛得太久,不單容易迷失,人也會變得瘋癲。

04. 路徑與錨店 (Path & Anchor Store)
香港商場在過去十數年間,經歷了一場重大的改變:從前曾盛極一時的百貨公司慢慢地失去吸引力,代之而起的是新世代的購物中心。兩者除了在規模、經營手法上不同(前者只是單純地購物,後者則包括吃喝玩樂等一條龍式消費),在空間設計的概念上也有很大分別。

百貨公司的商場空間是按貨品種類來劃分的:去Sogo行一趟,你要先看看樓下的「水牌」,知道電子產品在10樓、男士用品在5樓,心中通常都已有了想買的貨品,然後才乘升降機上去。

在新式商場可不這樣:你或許是剛看完戲,或許是想穿越商場乘地下鐵,本來只是路過,卻「偶然」被櫥窗的貨品吸引,便「順便」把它買下。

因此可以說,前者是個被動的購物場所,後者卻會主動出擊,吸引無心消費的遊人來消費;前者只知道擺放貨物的「地點(node)」,後者卻同時看重點與點之間的「路徑(path)」。

正是這原因,新式商場內的大型娛樂場所,如apm的戲院、又一城的溜冰場,和德福廣場的遊戲機中心,才被規劃在最遙遠最深處的角落–商場營運者將這些能製造大量人流的場所叫作「錨店(anchor store)」,其地點離入口越遠,顧客途經其他商鋪的數目越多,「偶然消費」的機會自然就越大了。

此外,新式商場內的行人電梯都是很迂迴的,要遊人繞經很多店舖才能找到電梯到達其他樓層;每個過渡空間(transitional space)如入口大堂、中庭走道等,都經過仔細設計,又加上什麼真花假草之類的主題佈置,刻意營造舒適、自由的氣氛,目的都是延長遊人的逗留時間,以增加可能的消費。

05. 城中城 (All Inclusive City)
香港商場總喜歡以「城」為名。除了感覺更豪外,也多少反映了商場背後的設計概念:這些大型商場不是用「單體建築」的層次,乃是以「都市規劃」的水平來進行設計的。

近年幾個大型商場項目,都不是單一目標的開發案。為了得到最大的土地效益,這些消費城通常都以「多功能開發」,即在同一片土地上混合興建酒店、辦公大樓、會議展示場和住宅等項目;而商場就是連通這城的基座,「城中人」無論上班或回家都難免經過。

這些「城中城」自給自足,生活一切元素都被包括在內,已成為一種新的都市單位,逐漸取代以街道作為活動界面的傳統社區。

06. 偽公共空間 (Pseudo Public Space)
隨著大型商場包含的元素越來越多,裡面可進行的活動越多元化,它就越仿似一個公共空間–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本來就能容納人們任何新願望和新選擇,只要這些新事物能讓資本家們賺錢的話。

例如04年國金商場展覽畢卡索真迹,和05年太古城舉行恐龍展,便為該商場帶來好幾百萬額外的人流。商場營運者發現原來這些本來與賺錢無關的文化藝術活動,竟可以提升商場形象、吸引有品味和高消費的社群,且令商場內的食肆和零售店進帳不少,自然會更熱衷推出更多元化的表演節目了。

這種「仿公共化」的趨勢在未來應該還會加劇,事實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將商場當為公共空間來使用,在那兒拍拖閒逛、呼朋喚友。但請不要因此以為,由地產財團擁有和控制的商場會有天變成真正的公共空間,因為它無法通過一個問題的審定:商場空間的存在目的是什麼?

公共空間的設定使用者是「公眾」,商場的設定使用者卻是「顧客」,兩者的分別在於「消費」。商場文化的最終目的,乃是追求商業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衡量所有事物的重點,包括某種活動能否在此空間內進行、哪種店鋪可以用怎樣的形式存在、商場的開放時間能否延至深夜等等,都取決於它們的市場價值,以及能否為地產財團和商場營運者帶來利益。

只要一旦證實為「能賺錢」或「有助於賺錢」的「成功方程式」,商場文化便會予以吸納,然後千篇一律地被應用到所有場景之內;否則便遭到無情的淘汰,無法在商場範圍內存留。

這種仿冒是難於察覺的,香港商場總是打著「公眾利益」的旗幟,侵吞公共空間的資源,例如中空庭(void)的面積豁免。按照香港的建築條例,商場內部的大型中空庭可以豁免計算在「建築面積(Gross Floor Area)」之內,這等於讓商場營運者免費獲得一個更有利於營商的室內環境;但對其他市民來說,商場建築變得更龐大,只會佔去原本屬於大家的街道的上空–城市的天空被商場竊取了。

07. 統一的場景 (Homogeneous Setting)
空間從來都是體現權力抗衡的戰場。一個集體控制較少、個體自由較大的場所,所呈現的空間層次會較多,面貌也較混雜,例如招牌橫飛、商鋪貨品僭放路邊的舊區街頭;相反地,如果一個場所的集體控制較嚴格,它的空間層次便會較少,面貌也比較統一單調,例如整齊的商場室內。

本地商場的泛濫,大概源於政府及地產財團想要「統一社區」的慾望:他們無法忍受混雜的、難以操控的街頭空間,必需將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收編在一個龐大統一、光滑好看的人工化場所內才覺安心。

但街頭的趣味正源於這種細碎和豐富,在於無法掌握的興奮,這是無論商場舉辦多少個主題節目都難以代替的。

小結
大型商場作為世界潮流的標誌、新型消費模式的象徵,當然多少有它存在的價值。人們(包括筆者在內)對它的反感,其實只源於發展的失衡 - 大型商場就像太活躍的都市細胞,最終會因為發展過度而變成癌瘤,將社區的其他部份都吞噬。

為下世代的人留下一點別的空間選擇吧。我們沒必要在每個新型樓盤及市區重建項目中,都安放一座名不符實的「廣場(square)」的。

2007/05/15

A. 附錄 - 香港大型商場面積對照表:


香港大型商場 地點 商場面積(萬平方尺) 租店戶數 開幕年份
海港城 尖沙咀 200 Over 700 1966 - 1980
新城市廣場 沙田 139 1980
太古城中心 太古 110 180 1980-1990
Mega Box 九龍灣 110 2007
又一城 九龍塘 100 Over 200 2000
時代廣場 銅鑼灣 90 1994
西九龍中心 深水涉 84 1994
德福廣場 九龍灣 83 250 1980
國際金融中心 中環 80 Over 200 2003
新世紀廣場 旺角 72 1997
太古廣場 金鐘 70 1989 - 2004
荷里活廣場 鑽石山 60 220
apm 觀塘 60 2005
朗豪坊 旺角 60 Over 300 2004
新都會廣場 葵芳 54 1990
東薈城 東浦 46 2000
(此表數據來源為各商場之公開資料,其計算面積方法或有誤差)

B. 延伸閱讀:
-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 Cambridge: M.I.T. Press, 1960.
- James F. Hoge, Jr. “A Global Power Shift in the Making” in Foreign Affair. July/August 2004
- Robert Marquand. “China's supersized mall” in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24, 2004 edition
- 周黎明: 「中國化“Mall”之累」,環球財經新華網。
- Shopping mall studies -
http://www.easternct.edu/depts/amerst/Malls.htm
- ICSC : http://www.icsc.org/srch/about/impactofshoppingcen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