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尋找歷史中的伊利沙伯醫院

尋找歷史中的伊利沙伯醫院

(1963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政府早前無厘頭用緊急系統通知全港市民伊利沙伯醫院轉為疫情定點醫院,被廣泛批評誤用系統,林鄭卻堅持沒有做錯,再次顯示政府管治已完全不理民意。公共醫療本來就是政府管治效能的重要指標,英治時期香港政府的職能擴展和歷史中的數次疫情有密切關係。二戰後香港人口快速增長,急需醫療設施回應社會需要,伊利沙伯醫院正是在此處境下成立,至今仍然是床位數目最多的龍頭醫院。這次我們就從歷史航拍當中回顧伊利沙伯醫院的發展史。

在未有伊醫院之前,這片土地本來屬於京士柏 (King’s Park) ,也就是一片公園。從航拍所見,似乎用途和週邊環境相近,都是用作私人會所設置球場等康樂設施。圖片覆蓋的位置從西面新填地街到東面九廣鐵路路軌。往後75年,這一帶經驗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除了一個重要的例外:圖中最下方的三軍會,當中的戶外設施佈局是一直以來都沒帶改變過,成為上佳的地圖定位地點。三軍會需然屬於軍事用地,九七後解未由解放軍接管,反而變成私人會所。政府愛說香港地少人多,在九龍正中心卻可以有如此一塊寶貴土地一直停留不變,沒有改作其他用途,也夠奇怪。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0.17
(1947年;載自 hkmaps.hk;地圖來源:National Collec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y)

伊醫於一九六三年落成,下圖可見興建時的模樣。圖中可見已落成的主樓A至K座,以及西面的護士宿舍及訓練學校。東面本來的荒地,則正被開發為欖球總會和京士柏體育會。原來火車軌的上方,可見到正在興建中的公主道。再往東邊本來的荒山,則變成一大片的臨時房屋區。這兒將會變成未來的愛民邨。

來到一九七三年,伊醫主樓沒有多少改變。東面剛才說到的愛民邨正在興建當中,火車軌則多了一條支線,通往當時正在興建中的紅磡總站。當時的火車仍然以尖沙咀為終點站,兩年後才改以紅磡為總站,中間的路軌和貨場後來變成理工大學的所在地。圖中還可以見到公主道已連接到當時已通車的海底隧道。

圖中左面可以見到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的北翼已經建成。先前介紹過,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是先有北翼,而後來加士居道天橋的「穿肚」設計,是在興建加士居道天橋和停車場大廈擴建的時候同時建成的。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0.27
(1973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來到一九八二年,圖中見到伊醫北面有擴建新大樓,正是現在的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圖右面的愛民邨已落成,下方多了一條加士居道天橋,左面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已變成被「穿肚」的模樣。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0.35
(198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之後是一九九五年。剛才說的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已經落成,伊醫主樓的南面還多了一棟大樓,是現在的日間醫療中心。不過現在的T座當時則仍未興建。

至於在伊醫的周邊則多了兩個大型屋苑,一個是東北角的帝庭園,另一個則是西北角的爵士花園。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0.43
(1995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來到二零零三年,沙士爆發的一年。航拍照片當然看不到病毒,也看不到政府對醫療資源的削減;但航拍照片有看到香港的另一種病:地產霸權。圖中可見伊園東北面正在興建大型豪宅君頤峰,當地原址為英國陸軍醫院。當年英軍撤走,有現成的醫院也不要,土地交給政府卻用來建豪宅,原來香港的豪宅用地如此嚴重不足呢。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0.53
(2003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再接下來是二零一二年。圖片覆蓋範圍和上一張看起來好像沒有分別?認真一點看,中間有一座大樓變大和長高了:那是D座手術室大樓,一九九八年竣工。在伊院的對面,拔萃女書院則於二零零九至二零一一年重建。另外,護士學校旁的葛量洪教育學院已撥歸伊院,成為綜合服務區。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1.00
(201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到了二零一六年,日間醫療中心新翼,也就T座終於長出來,伊院成為今天的模樣了。

以後伊院會變成怎樣?以後伊院不會在這兒。隨政府的醫院重建計劃,伊院的功能將會由現時於啟德興建中的大型急症全科醫院取代。至於伊院的位置,則仍會留作公私營醫療服務發展。只是這些重建計劃已來得太遲,香港的公營醫院早已「爆廠」,等不及新醫院的落成了。

對此,我曾經問過前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我問,香港政府一直有做人口推算,二零零七年時已推算香港人口在二零一七年會超過七百五十萬,結果香港當時人口只有七百四十萬,道理上政府有很足夠的時間未雨綢繆,照人口堆算規劃的話醫療資源應該太多而不是不足。他說,他也問過這條問題,然後發現政府一直以來的撥款規劃是沒有考慮過人口推算的。他自己也嚇了一跳。

螢幕快照 2022-03-20 下午9.11.10
(2020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