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再輸入活雞無助本地雞業擴充

不再輸入活雞無助本地雞業擴充

香港過去屢次出現禽流感而要大規模撲殺活雞,較多活雞供港的中國大陸亦經常爆發禽流感,亞洲地區同樣出事,政府遂於2016年全面停止活雞進口,但本地雞業卻未因此得到復興機會,反之面對經營挑戰,本港雞肉供應仍然高度倚賴入口。

停止進口活雞而令活雞供應大減後,市民轉食入口冷藏雞肉。2018年本地生產的活禽(主要為雞)供應為8,129公噸(漁護署年報數字),但入口的新鮮、冰鮮或冷藏的全隻雞和雞切件(如雞翼、雞胸肉)高達446萬公噸(統計處資料)。相較之下,本地雞肉自給率只有0.2%之微。

元朗乃本地雞飼養基地

雖然相較港人的食用量,本地雞肉供應甚少,但元朗卻是本地雞的飼養基地。現時全港共29個持牌雞場中,元朗佔了24個(漁護署數字);而標榜健康養殖法的較著名本地品牌如嘉美雞和泰安雞,都在元朗設雞場。

不過在停止輸入活雞後,雞農卻無望擴大生產,因為為了防範禽流感及減少環境污染,政策規定每名雞農的飼養隻數不能增加,亦不再發新牌供新人入行。同時,政府於2005年推出自願退還家禽農場牌照計劃,交牌者獲得賠償,至今已有162個家禽農場交回牌照(政府2019年漁農業便覽數字),可見政府政策是讓業界規模維持現狀加自然淘汰。

本地品牌嘉美雞創辦人郭銘祥表示,禁止入口活雞後,本地雞農少了競爭,但卻因活雞供應減少,雞價颷升,市民轉食冷藏雞,是業界難題;另外是雞價不穩定,市民通常過節才買活雞,導致平日供過於求,節日時需求增加2至3倍,但他們的飼養量卻穩定。

政府對本地雞的衞生檢疫有一定程序。漁護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該署農場組定時巡查本地家禽農場衞生狀況、調查農場蚊子繁殖、動物疫病情況及確保農友妥善處理禽鳥屍體;根據法例,雞隻亦須注射禽流感疫苗,該署會抽取雞隻血液樣本化驗,以檢測禽流感抗體水平,及抽樣進行化學品殘餘化驗,以確保不含影響人類健康的殘餘化學品水平。

從食物安全角度而言,本地的出產原則上在衞生監管、質控和回應消費者需求方面,都較進口貨更具自主權和效益。不少本地雞品牌亦標榜飼養棄用添加物,例如擁有外地農科及動物科學學位、具數十年養雞經驗的郭銘祥就曾悉心改善雞場的環境如抽氣系統、溫度控制及飼養空間等,使雞隻不用抗生素而能減少染病,成功防止禽流感;而開業達60年的品牌泰安雞亦強調其雞品絕無激素及抗生素。

_DSC9797

除非市民強烈要求,否則本地雞發展無望

在政策限制下,郭銘祥認為除非市民強烈要求增加本地雞供應,令政策改變,否則本地禽畜業無擴充機會,再加上香港的「土地不足」爭議,更令業界發展增長渺茫。他指,土地是雞農的重大隱憂,因為大多數雞場是租用,一旦地主收地,搬遷十分困難。

本地養雞業雖然規模極少,又擴充無望,但對就業和經濟的貢獻不能抹殺,郭銘祥說:「近年有些雞農的仔女回家幫手(養雞)。養雞係搵到食o既,你話一年要賺2、3百萬梗係冇啦,但2、3十萬係有o既。」他配種培育的嘉美雞,就銷售穩定,沒有滯銷。

_DSC9676

當一種食物幾乎全賴進口,極微小規模的本土生產卻相對較重視健康,又能提供就業機會,但沒有發展空間,這現況是否值得消費者和大眾深思?